他們最不聽設計師的 建筑師王澍的困擾
從來沒有這么多機構想頒獎給王澍——當他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后,他們蜂擁而來。能推掉的,王澍盡量推掉,只是偶爾配合?!懊炕爻鋈ヂ眯?,心里都在滴血?!蓖蹁鴮δ戏街苣┯浾哒f:“好東西都留在國外了?!彼栽偂昂箐h建筑師”想從這些傳統繪畫里探索未來。
責任編輯:袁蕾 李宏宇
有人認為普利茲克獎應該頒給王澍夫婦。陸文宇(右)曾在大型設計院做過多年工程主持,這段經驗幫助她為工作室與設計院的合作開拓了新的模式。
從來沒有這么多機構想頒獎給王澍——當他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后,他們蜂擁而來。能推掉的,王澍盡量推掉,只是偶爾配合。
2012年10月,王澍去美國接受《華爾街日報》頒給他的“2012年全球創新人物獎”。
領獎的時候,他順便去了一趟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那地方他已去過多次,每次都有新收獲。這回正在展覽繪畫上的中國園林,他看到了三十一幅文徵明畫的拙政園中的八幅,和一張北宋時期佚名的園林大畫,“難得一見”。
“每回出去旅行,心里都在滴血。”王澍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好東西都留在國外了。”他自詡“后鋒建筑師”想從這些傳統繪畫里探索未來。
王澍對“先鋒”的定義是“跟著國外最新的潮流跑”:“但面對傳統這個問題,包括國外有探索性的建筑師,都無從下手。我覺得后鋒比先鋒更有挑戰性。"
別人忙著接項目、建地標的時候,王澍在工地上和工人們打了十年交道。
“找不到潮流的方向時,他們就要來看一看王澍在干什么。”王澍習慣了不著急,他清楚自己“在中國建筑界一直有個特殊的位置”,“當所有人都忙完了,想安安靜靜討論點深度的東西時,就會找到我。”
普利茲克獎讓他終于從各類質疑中抽離,轉而身價倍增,不少地產商都希望能找來王澍設計,至少是“掛個名字”。
“這并不等于他不要錢,也不等于他抗拒商業設計。”許江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王澍也做過商業建筑——杭州的“錢江時代”公寓。但大多數時候,王澍還是會像以前那樣推掉那些地產商:“我做不到像有些人,既能在賺錢的圈子里頭混一圈,又跑回非賺錢的圈子里混一會兒。我沒有這么高的智商。”
除了土特產,還有什么是純中國的?
南方周末:你曾說北京、上海不是你心目中的中國,它們什么時候開始不是的?
王澍:我們整個一百年的變革,目的就是為了讓中國變成另外一個我們想象中的國家。
這個國家不管是資本主義的版本,還是共產主義的版本,都是西方模式。打造到現在,我覺得很成功,它基本上可以不叫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