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號解碼數字背后的中國軍隊血脈譜系
“八路軍”中的“8”,“新四軍”中的“4”,其實都是番號。解放軍陸軍番號最大的數字曾經達到70。經過幾次大規模的精簡整編,先后有近50個番號被撤銷。在一輪輪的裁撤和合并過程中,每一支部隊都希望留下自己的番號,不想讓這個數字的歷史終結。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楊寶璐
資料來源:人民網、環球網。
從番號這組難以磨滅的數字中,能解碼中國軍隊幾十年發展歷程的血脈譜系,甚至觸摸代代相傳的情感脈絡。
解放軍陸軍番號最大的數字曾經達到70。經過幾次大規模的精簡整編,先后有近50個番號被撤銷。
2013年1月15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的一則軍事報道中,使用了“39集團軍”的說法,而非之前常用的“某部隊”。隨后,央視新聞頻道官方微博發布消息:“我軍陸軍集團軍番號今起解密。”
番號,是一種既神秘又熟悉的數字。“八路軍”中的“8”,“新四軍”中的“4”,其實都是番號。但如今,于普通人而言,大部分番號又的確屬于保密范疇之內。
外界大部分評論認為解密集團軍番號是解放軍走向公開透明的動作之一。不過,從番號這組難以磨滅的數字中,更能解碼中國軍隊幾十年發展歷程的血脈譜系,甚至觸摸代代相傳的情感脈絡。
非連續數字組成解放軍DNA
包括39集團軍在內,此次被解密的陸軍集團軍番號共有18個,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65。這18個番號中,有的是連續的,例如12、13、14;更多的則不連續,例如31之后便是38,54之后便是65。
實際上,解放軍陸軍番號最大的數字曾經達到70。
這些近似于隨機出現的空白,并不是在編制番號時人為制造的——正是這斷續的數字和數字之間的空白,成為記載解放軍發展史的DNA。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提出人民解放軍要“有計劃地走向正規化”。會后,周恩來開始負責擬訂全軍編制方案的工作。
很快,中央軍委做出《關于建軍方針及部隊編制等問題的決定》,指出“我正規軍須要發展至210個步兵師,編組為20個兵團,70個軍”。11月1日,中央軍委發出《關于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第一次在全軍范圍內統一了番號。
這次統一番號,亦遵循了一定的規律,這種規律讓熟稔軍隊歷史的人,得以很快判斷出每一個數字背后的血脈關系。
“這70個軍的整編,一般遵循了‘三三制’的規則,也即:一個野戰軍三個兵團,一個兵團三個縱隊,一個縱隊就對應了一個軍。”《軍營文化天地》雜志主編、戰史作家余戈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樣一來,10以前的軍基本脫胎自第一野戰軍,10-20之間的軍基本來自第二野戰軍,依此類推,四野之后是華北軍區的縱隊。”
這樣的“三三制”對應關系并不十分精確,一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