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光化學煙霧污染“遺產”“霾”世前傳 從蘭州到北京

據專家介紹,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濟南、蘭州等地都曾發生過光化學煙霧污染,而39年前蘭州西固地區的空氣污染,是發生在中國的第一起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我國的大氣污染研究正是肇始于此。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說,“從我們觀測和有限的研究來看,我國的光化學煙霧污染已經成為現實的問題,而非潛在威脅?!?/blockquote>

責任編輯:何海寧 朱紅軍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南方周末記者袁端端根據采訪和公開資料整理。 (何籽/圖)

39年前,中國在蘭州首次出現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這開啟了我國大氣污染的研究。我們把時針撥回到當時,是為了觀察北京這次霧霾將走向何處。

2013年春節剛過,籠罩京城的霧霾風波再起波瀾,一項中科院的研究成果讓全民再度聞“霾”色變。

近日,中科院公布了“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課題組的最新結果。課題組負責人、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躍思表示,本次席卷中國中東部地區的強霾污染物,是爆發于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英國倫敦、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污染物的混合體,并疊加了中國特色的沙塵氣溶膠。

媒體報道時,幾乎都鏈接了當年倫敦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前者有上萬人因此喪生,后者至少800人殞命。而光化學煙霧共同的后果,會刺激眼睛、鼻粘膜等,造成各種器官病變,甚至導致死亡。

這則消息經媒體大量報道后迅速升溫,部分公眾簡單將北京霧霾等同于光化學煙霧,一時間嘩然。南方周末記者數次試圖聯系王躍思,但都未果。

采訪中,數位大氣環境研究專家都認為,測量出大量含氮有機物,并不能以此斷定是“光化學煙霧污染”。含氮有機顆粒物種類成千上萬,是否有害,哪些有害,必須做進一步的顆粒分析。

就像蘇丹紅、三聚氰胺、塑化劑一樣,“光化學煙霧”這個專業術語已不脛而走,這種一般發生在夏秋季節的污染,可隨氣流飄移數百公里,對人體、植物的危害嚴重。

勿論這次北京霧霾的爭論,這種污染在中國已非陌生。據專家介紹,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濟南、蘭州等地都曾發生過光化學煙霧污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