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對謊言上癮” 非虛構電影《殺戮表演》

“安瓦爾·岡戈”是非虛構電影《殺戮表演》的主角,他演的是1965年的自己——當年在印尼屠殺“共產主義者”的劊子手之一,也是最有名的一個。他和其他劊子手從來沒有被審判過,反而是幸存者與死難者的后人,至今不敢在公開場合談論那段往事。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閻彬

《殺戮表演》事實上是奧本海默和他的記錄對象一起“拍攝”的。電影最詩意的場景是殺戮者安瓦爾的歌舞片:曼妙舞女從魚嘴中吐出。導演奧本海默認為四層樓高的大魚代表了人類的幻想:“有的幻想引導我們去殺戮,并在殺戮之上建立起恐怖政權。” (南方周末資料圖)

“安瓦爾·岡戈”這個名字至今被蘇門答臘家長們用來嚇唬不聽話的孩子。

他是非虛構電影《殺戮表演》的主角,他演的是1965年的自己——當年在印尼屠殺“共產主義者”的劊子手之一,也是最有名的一個。

安瓦爾·岡戈樂于復述并“表演”當年的屠戮,他和其他劊子手從來沒有被審判過,反而是幸存者與死難者的后人,至今不敢在公開場合談論那段往事。

“剛開始我們把他們打死,就在這兒。”安瓦爾·岡戈站在一幢低矮樓房的露臺,指著面積并不大的地面說,“但血太多,清理的時候太難聞了。我們發明了這個。”他拾起一根短木棍,木棍中央拴了根長鐵絲,鐵絲的另一頭系在露臺上立著的鐵管上。陪著他的男子在鐵管一旁坐下來,扮演囚犯,雙手背在身后像被捆住。安瓦爾在他脖子上繞一圈鐵絲,抓住木棍作勢用力拉,男子的頭垂下來,“又快,又不流血”。

安瓦爾年過七十,身材瘦削,滿頭白色卷發讓人想起納爾遜·曼德拉。但在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幾十年來他令人談虎色變,家中長輩都會用安瓦爾的名字來嚇唬不肯乖乖睡覺的小孩。

1965年至1966年,印尼軍隊將領蘇哈托組織的反共清洗中,一百萬印尼共產黨、華人、左派人士、知識階層被扣上“共產主義者”的帽子投入集中營,遭到屠殺。在北蘇門答臘省省府棉蘭附近的一條河邊,每天晚上都有成卡車的“共產黨”被拉來,軍隊并不自己動手殺人,任務交給從社會上召集的流氓。安瓦爾就是最有名的行刑人之一,奪命逾千。

美國紀錄片作者喬舒亞·奧本海默2001年在印尼拍攝一部影片時,偶然接觸到1965年印尼屠殺百萬共產黨、左派人士的歷史。讓他驚訝的是這場殺死一百萬人的滅絕行動,在近半個世紀后仍然沒有審判,沒有遇難者紀念碑,沒有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當年的劊子手今天仍然是當地的狠角色,樂于吹噓自己當年的兇殘行徑;而幸存者與死難者的后人,根本不敢在公開場合談論那段往事。

奧本海默用七年時間拍攝制作了“非虛構電影”《殺戮表演》。在北蘇門答臘,他采訪拍攝了能找到的每一個當年的殺人者。安瓦爾是奧本海默遇到的第41個,他成了影片的主角。

2013年2月9日,這部丹麥、挪威和英國聯合出品的影片在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電影大觀”單元展映。一周后,在這個單元的紀錄片類別,《殺戮表演》獲得了完全由觀眾投票選出的觀眾大獎。

導演喬舒亞·奧本海默。 (南方周末資料圖)

安瓦爾(右)展示他當年發明的“鐵絲殺人法”。安瓦爾和朋友們并不覺得鏡頭中的自己有多殘忍,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發型和著裝。 (南方周末資料圖)

1965年印尼軍隊在進行反共清洗。當年在北蘇門答臘河邊,每晚都有整卡車的“共產黨&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