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政治季里的“空氣”味道
與往年不同,2013年全國、地方兩會“政治季”猛烈刮起“空氣”風,會場內外,無處不見霧霾治理的熱議。與其他政治議題相比,這是更容易達成共識的話題。但全民熱議如何撬動各地追求的GDP“釘子戶”,依然是未知數。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全民熱議能否撬動GDP“釘子戶”?
半年前,中國政府指責美國大使館監測并發布PM2.5數據為干涉內政,如今,這已成為中國全民熱議的最大內政之一。與往年不同,2013年全國、地方兩會“政治季”猛烈刮起“空氣”風,會場內外,無處不見霧霾治理的熱議。與其他政治議題相比,這是更容易達成共識的話題。但全民熱議如何撬動各地追求的GDP“釘子戶”,依然是未知數。
一號提案
“第一,加大力度整治高污染、高耗能行業,比如鋼廠、電廠……第七,限制煙花爆竹燃放。”
汪得勇是鄭州市政協委員,這位印刷公司老總半年前還不知道“霧霾”這個詞匯,現在他可以一口氣說出整治霧霾的七大措施,并將七大措施和一條“研究落實污染天氣條件下的應急預案”寫進了提案。
2013年2月18日,他的《關于治理霧霾天氣、創建美麗鄭州的建議》被確定為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一號提案。
“和全國一樣,(委員們)提得比較多,就作為一號提案。”鄭州市政協委員提案委辦公室主任丁明星說。
不獨鄭州,合肥市人大的一號議案以生態為主題,由3件議案合并而成,其中包括了打造“藍天工程”、整治燃煤鍋爐煙塵污染、嚴處“冒黑煙”機動車等建議。
2013年初,多地的兩會在霧霾中召開,“空氣”從全民熱議吹入了地方兩會會場。據南方周末記者查閱媒體報道,全國31個省份中,23個省份兩會涉及和霧霾相關的議案、提案或討論,內容涵蓋大氣污染防治的各個層面。
在空氣質量較好的廣西,政協委員唐波也建議未雨綢繆,設立空氣清潔條例。“我在北京做律師,回廣西發展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北京人已經很痛苦了,空氣要成為廣西的一張名片。”
全國兩會前夕,霧霾再度籠罩中東部,有業內人士預測,大氣污染防治可能會成為今年全國政協的一號提案。
在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的提到了治理大氣污染的成果,以及今后的各項舉措。在新浪河北的兩會專題網頁上,最大的標題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