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丘露薇:看見很重要,沒看見也很重要
我不太愿意用很文藝的方式,或者很情懷的方式描述新聞,新聞是一個很簡單也明晰的東西。關系到公眾知情權、公眾利益的事是新聞。報道一件事,是因為這件事能讓我們認識到一個問題或揭示一個問題。我一直強調做采訪最好有人物、有個案,但這不是最終的目的。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閻彬
鳳凰衛視記者、主持人閭丘露薇。
用現在的標準,華萊士很不專業
南方周末:你在微博上貼出《說說電視記者這行吧》,哪些問題讓你非說不可?
閭丘露薇:我看到很多關于柴靜怎么做新聞記者、怎么采訪的談論,看到有那么多人認同這樣的新聞操作理念,尤其認同的人很多是同行,還有更多是教新聞的,這讓我覺得著急。
《看見》這個欄目,官網上寫的是一個專題欄目,柴靜在官網上注明的身份是主持人。欄目關注人,我覺得沒什么。但如果柴靜把自己當成新聞記者,把《看見》當成一個主流新聞欄目,就應該討論。我是在談論怎么做新聞。
我不太愿意用很文藝的方式,或者很情懷的方式描述新聞,新聞是一個很簡單也明晰的東西。關系到公眾知情權、公眾利益的事是新聞。報道一件事,是因為這件事能讓我們認識到一個問題或揭示一個問題。我一直強調做采訪最好有人物、有個案,但這不是最終的目的。
南方周末:新聞和非新聞怎么區別?
閭丘露薇:我做《走讀大中華》,別人就不喜歡看,說像新聞欄目。大家期待這種節目是要有沖突、有情感的,畫面上要很吸引人,但我全把它砍掉了。
我不太希望混淆專題節目和新聞,最主要的原因是,節目是有引導性的,它會想辦法控制,在剪輯或者節奏的時候,它會嘗試帶動你的情緒。我經常剪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