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不是掏幾個錢就能解決的” 關于“為什么貧窮”

2012年11月以來,國外紀錄片圈子冒出來兩個單詞:“為什么貧窮”(“Why Poverty”)。兩個單詞背后,是八部由不同國家導演拍攝的紀錄片?!柏毟F,不是說你掏幾個錢拿出來捐就能解決的,我們要人們去反思,問一句為什么?!?/blockquote>

責任編輯:李宏宇 朱曉佳 實習生 閻彬

“每年全球有1.3億個寶寶誕生,但他們的生存機會全憑運氣,要看誕生的地區、方式,還有母親。”布蘭恩·希爾的紀錄片《人之初,性本窮》開頭字幕說道。 (Century Films Ltd/圖)

“為什么貧窮?”中國導演陳為軍給出的答案是:“如果一個人努力學習,努力工作,還是不能改變命運,是否就該抬起頭來看看,是不是我們所處的系統出了什么問題?

2012年11月以來,國外紀錄片圈子冒出來兩個單詞:“為什么貧窮”(“Why Poverty”)。

兩個單詞背后,是八部由不同國家導演拍攝的紀錄片。它們的組織者以及投資方叫STEPS International,一個專門支持紀錄片拍攝的非營利機構。

2012年11月初,BBC、NHK等全球七十家電視臺開始播放這八部紀錄片,第一批次播放涵蓋了至少5億觀眾。2013年1月開始,它們迅速地在網上傳播開來:YouTube,facebook,所有的紀錄片都免費觀看。

除了STEPS自己的網絡主頁,NHK、BBC同時為這個叫“為什么貧窮”的項目建立了網站。在網站上,STEPS寫道:“我們不要錢。我們要人們去反思,去提問。所有的東西都是免費的。請讓更多人看見這些紀錄片。”

貧窮是一個結果,導致貧窮的原因卻各不相同。

本·路易斯的《當我們窮在一起》仿佛一部歷史綜述著作,講述了從遠古時代的食物不足到現代資本主義的金錢貧窮。

非洲的“貧窮”首當其沖,雨果·伯克利的《耕者無其田》看到了一則“新殖民”的故事。美國糖業開發商馬·奈戴科維奇要在非洲馬里共和國進行農業開發,馬里農夫用一句當地諺語回答他:“你想賣快樂給我,我說不要;你再次上門,我說不要。你又來了第三次。干嘛不在你自己的地方弄?其實你賣的東西是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