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弱者有所不侮

大至天下的治理,小到幾十人的主管,恐怕都不能欺軟怕硬,尤其要記住“弱者有所不侮”的古風。這既是為政,也是做人必要的基礎。平時即當如此,危機出現就更要善為疏導,不必動不動就想“亮劍”。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陶雅婷

古有“弱者有所不侮”之風,是為政、做人必要的基礎

過年放假,是稍可讀書的時候。讀書受益有很多種:有的書給人以啟發,有的書敘述事情的原委,有的書示人以可用的材料,有的書則直接告訴我們:書不可以這樣寫。近日所讀吳天墀先生的書,屬于第一種,不分專業,皆開卷有益。

吳先生少習世界語,抗戰時曾在西康省任縣長,又是民國第一屆國民大會的代表,治學一向目光四射,可以說是傳統意義上的天下士。而其一生關注,又有一個重點,即在釐清中國中古時代宏觀演變的基礎上,再現宋代和四川的歷史。他大學甫畢業,便針對“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后治”的流傳說法,刊文辨析,強調并非蜀人好亂,而是其處境常驅之亂。蓋四川“民性脆柔,易啟奸蠹之虐;積忿蘊怒,不敢與校。及至生事艱困,不可復忍之時,鋌而走險,遂歸必然”。

這大體是本蘇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