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特別報道·溫總理謝幕】我的鄰居溫家寶
李溥回憶溫家寶時說,“他后來位置越來越高,我發現他家里有個變化,過道里以前掛著一個友人用竹篾書寫的兩個字:高遠。兩年后我發現字變成了‘高潔’……我和溫家寶認識60年了,作為同齡人、老同學、老鄰居,我對他的感情可以這樣概括:非常敬重,非常信賴?!?/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梁 史哲
2006年3月17日,溫家寶總理在山西夏縣南大里鄉南師村與村民親切交談。
編者按
本次兩會上,國家領導人即將完成新老交替。事實上,71歲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已多次提到“告別”。
十年奔走,十年辛勞。溫家寶領導的兩屆政府,正當中國轉型的關鍵時期。十年功過毀譽,且待后人評說,正如他退任之前所言,“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本期兩會專題報道中,南方周末將目光投向這位老人,關注他這十年的執政之路,追溯他政治人生的種種細節,回望他的淚水與笑臉,焦慮與遺憾。
我記得那時候他也抽煙,聽說他在地質找礦隊工作時,常買兩角八分錢一包的上海“飛馬”牌香煙,最多時一天可抽兩包。
溫家寶當總理半年后,有一次我跟楊老師聊天。我告訴她:大伙兒對家寶當總理的反映挺好。老太太來了一句,時間長著呢,那以后呢?老太太的頭腦特別清醒。
溫家寶家的過道里,以前掛著一個友人用竹篾書寫的兩個字:“高遠”。后來字變成了“高潔”。從北郊搬到市里
1949年1月,解放軍攻打天津的時候,外面槍炮聲不斷,我是躲在河東區姚家臺親戚家的床鋪底下熬過來的。天津解放了,我家搬到河北區新大路五經路林茂里居住。1952年,我家就從河北區搬到南開區達摩庵前胡同。正好也是在那一年,溫家寶一家也搬到這個胡同,我跟他就認識了。
溫家寶家最早住在天津市北郊宜興埠鎮。1948年,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為了應對解放軍四野的進攻,搞起“大天津堡壘化”,在天津周邊搞“無人區”,溫家早先住的宜興埠鎮被國民黨軍隊放火燒了。所以溫家寶后來說:“我的童年是在戰爭和苦難中度過的,窮困、動蕩、饑荒的往事在我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沒辦法,溫家寶一家才搬到市區來。我曾經問過他的母親楊老師:“你們剛到市里時住哪兒???&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