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罐奶粉,26天火速修法 香港從未這么急

這是香港第一個針對非違法違禁品、非法定儲備物資的出口禁令。從提出到正式修法,僅26天,公眾咨詢為期12天,其中7天屬于公眾假期。規例的短期效用立竿見影,一些藥房門庭冷落。新規被指可能違反基本法,立法會議員方剛打算連同另兩名議員提議廢除這條規例。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蔣昌昭

限制令實施后,港鐵上水站,一家人買奶粉齊上陣,一人帶兩罐。 (南方周末特約攝影記者 周游/圖)

從提出到正式修法,僅26天,公眾咨詢為期12天,其中7天屬于公眾假期。

新規被指可能違反基本法,立法會議員方剛打算連同另兩名議員提議廢除這條規例。

一條關于奶粉的出口限制令2013年3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離境人士所攜帶出境的奶粉每人不得超過1.8公斤(相當于900克包裝的兩罐),違例者最高可被罰款50萬港元及監禁兩年。

這是香港第一個針對非違法違禁品、非法定儲備物資的出口禁令。

此次修法,罕見地采取了行政會議直接通過、先生效再交由立法會審議的方式,從提出到修法,只用了26天。

高速立法所應對的,是香港自2008年以來所面對的最嚴重的一次“奶粉荒”。政府在采取促請商家進貨、設立熱線電話、考慮集體供應等措施之后,判斷供應鏈失效,選擇了直接干預。

這樣的反應讓許多人感到意外。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說,香港人和內地同胞,“關起門都是一家人”,香港人應該對內地同胞多加包容;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胡漢清在北京表示,新規不符合基本法115條有關保障自由貿易的條款。

2012年5月19日,針對限制內地人在港購買房產的提議,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在立法會表示:“香港是一個開放市場,打開門做生意,如果對外來人士作出限制,必須小心研究,對于議員的建議,相信要到‘絕境’,才會作出考慮。”

是什么改變了香港?

“政府被迫一定要介入”

2013年1月開始,香港部分邊境地區開始出現購買不到奶粉的情況。代表批發與零售界的立法會功能界別議員方剛當時便和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說:“這是小事情,局長你最好不要管,這個問題我們年年都見,就是供應鏈出了一點問題。”

從2008年開始,每年臨近春節,香港都曾出現不同程度的奶粉短缺。方剛始終認為“這是小問題”,可以通過完善供應鏈解決,而“政府一插手麻煩就大了”。

多年以來,港府也一直是這種態度。2011年春節前夕,關于“奶粉荒”的報道大量出現,有議員提議針對奶粉進行“離港征稅”,時任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岳的回應是,“香港一直實行自由貿易政策,并以簡單稅制馳名……我們認為無需就奶粉的出口征收離境稅”,“個別品牌在部分零售點”的短缺“基本上是一個供求問題”。

在2013年1月25日會見新聞界時,高永文堅持“政府的角色是協調供應商”,針對媒體提出的限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