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何來,麗江何去 電解鋁羅生門背后的生死抉擇
素以雪山、藍天聞名的古城麗江,如今正蒙上一層陰影。數日來,新建電解鋁項目的傳聞,已讓這座具有“世界文化遺產”光環的文化名城陷入前所未有的輿論風暴。居住在麗江古城內外的外來客和納西族的部分年輕人,甚至準備發起一場麗江保衛戰。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方芳 賴園林玢
在雪山、藍天背后,隱藏著另一個麗江:貧窮。在數年來一直抱著水電“金磚”卻幾無受益的困境之下,麗江在謀求產業變局。然而,它選擇了高污染的電解鋁項目,這也讓它陷入了一場輿論風暴。
素以雪山、藍天聞名的古城麗江,如今正蒙上一層陰影。
數日來,新建電解鋁項目的傳聞,已讓這座具有“世界文化遺產”光環的文化名城陷入前所未有的輿論風暴。
民間談“鋁”色變,電解鋁行業高耗能、高污染的特征罪行讓麗江政府成眾矢之的。雖然市政府反復辟謠,但人們的擔憂依然揮之難去。
居住在麗江古城內外的外來客和納西族的部分年輕人,甚至準備發起一場麗江保衛戰。“我們不要電解鋁”,在微博上,人們貼出自己的抗議照片。
“麗江是中國最后的幾塊凈土,雪山藍天,小橋流水,卻突然殺出個程咬金。”麗江文化名人宣科說。
疑云不疑
“種種跡象表明,要上馬的就是高污染的電解鋁項目。”在麗江工作的前媒體人士張意讓是最早的質疑者之一。早在2011年,他就曾在網絡上發出質疑,但在受到壓力后刪了帖。“今年看,這個項目仍要上,才重新發帖反對。”
張意讓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雖然2011年電解鋁項目背后的上市企業云鋁股份注冊“瀝鑫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瀝鑫鋁業)時,主營業務只是重熔用鋁錠及鋁加工制品,但2012年,他從內部員工了解到,至少云鋁曾有過動議,希望在古城區允許建一個2014年達產(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產量)、每年可提供30萬噸電解鋁資源的項目。
這似乎和人們此前從官方渠道獲得的消息彼此印證。2009年,時任麗江市市長王君正曾率團前往云鋁的母公司云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討論的正是電解鋁項目落戶麗江的可行性。當時項目初期設計的年生產規模還是15萬噸。而在同一年,麗江環保局更曾接受云鋁委托,對麗江電解鋁項目環境質量現狀進行地表水、地下水、空氣和土壤等五項監測工作。
“電解鋁是眾所周知的高污染、高耗能產業。它排放的氟化物均有強烈的致癌性。”對電解鋁一無所知的張意讓在檢索各種專業資料后,頓時大吃一驚。
在昆明工作的納西族人、云南省社科院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