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有選擇放開一胎政策——從紐約的復蘇想到的
所有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都是它們的人口比較年輕的時候。而中國現在不僅“未富先老”,也“未發展先老”,要想辦法避免未來15-20年內即將到來的勞動力短缺
所有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都是它們的人口比較年輕的時候。而中國現在不僅“未富先老”,也“未發展先老”,要想辦法避免未來15-20年內即將到來的勞動力短缺
紐約的持續繁榮得益于數以百萬計的移民
1994年我們一家第一次開車去紐約。對于我們這樣習慣了威斯康星州緩慢節奏的人來說,紐約太大、太嘈雜了。車一出林肯隧道,只見無數的車輛如水銀瀉地般涌向各個方向。我們的車被車流裹挾著,過了一條又一條的街,徹底迷失了方向。
那時的紐約是犯罪、混亂和蕭條的代名詞,中產階級紛紛逃離,扔下一幢幢空樓,任其破敗。曼哈頓上城的哈林姆是黑人聚集區,受到的打擊更是嚴重,整條整條的街區被遺棄。監獄里人滿為患,政府甚至把哈林姆的一幢樓房改造成了監獄,而且還有人提議把旁邊的一座小公園一并納入,建一座大型監獄。曼哈頓下城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許多工人住宅成了無人居住的鬼屋。
十幾年之后,紐約完全變了樣,經濟蓬勃發展,人口大增,房地產價格上漲近十倍。就連哈林姆也復蘇了。原來的監獄還原為了住宅,每套房子的價格都超過100萬美元。希拉里·克林頓把她的議員辦公室選在了哈林姆,更是增強了人們對這一地區的信心。人們都說,哈林姆在經歷第二次復興(第一次是20世紀20年代黑人音樂的興起)。高漲的房價正在讓紐約經歷“紳士化”過程,窮人被遠遠地趕出了紐約。
紐約能夠有今天,首先和美國經濟的復蘇有關。1980年代是戰后美國最為困難的年代,19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動搖了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日本的興起更是讓美國經濟舉步維艱。到了1990年代中期,隨著新經濟的興起,美國經濟開始了新一輪強勁的增長。紐約的復蘇在很大程度上是搭了美國經濟復蘇的便車。
當然,紐約能有今天的祥和氣氛,朱里安尼功不可沒。在任市長期間,他大大加強了警力,把罪犯從街道上清理出去,并用高額的福利把他們養在家里。
但是,紐約的持續繁榮,還得益于數以百萬計的合法和非法移民。
紐約下城和皇后區的法拉盛有兩個唐人街,以前是老一代華人的聚集區?,F在,法拉盛的唐人街基本上換成了大陸來的新移民,他們大都有較高的學歷,在美國屬于中產階級。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法拉盛的唐人街面貌也大變,就連以前一向親國民黨的《世界日報》也開始倒向大陸。
曼哈頓下城的唐人街則涌入了大批的非法中國移民。這些人往往只能在八人一間的小屋子里租一張床,而且每八小時要換一撥人。以往廢棄的工人住宅重新啟用了,而且又重現了19世紀末家庭制衣車間的景象:從冒著白色水汽的窗戶可以判斷,房子里面既是住宅,也是成衣加工車間。移民讓紐約找回了往日的活力。
事實上,整個美國也得益于大量移民的涌入。當其他發達國家在為人口下降而擔憂的時候,美國卻保持著近乎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率,這主要是因為年輕移民的涌入。
在任何一個公司里,中國人、印度人和東歐人都是技術骨干。許多朋友告訴我,他們的研究小組中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是中國人。最近,威斯康星大學的一個實驗室成功地用人體皮膚細胞培養出了干細胞,主要實驗負責人就是一位大陸來的華人學者??梢哉f,沒有大量年輕和高學歷移民的涌入,美國不可能保持世界技術的領先地位。
有選擇放開一胎政策
把眼光再放遠一些,我們會發現,所有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都是它們的人口比較年輕的時候。
人口學和發展經濟學里有一個術語,叫人口紅利,指的就是伴隨一個年輕人口所獲得的好處。最直接的好處當然是養老負擔比較低。深圳是中國最年輕的城市,直到今天拿退休金的人口數量也是微乎其微。更重要的好處是一個年輕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勞動力和更多的儲蓄,而兩者都是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因。
一個年輕的人口之所以有利于經濟增長,也許更重要的是因為年輕人比老年人具有更高漲的創新欲望和創新能力。老人守成,這是亙古未變的規律,即使他們能創新,其能力也在年輕人之下。這是自然規律。
按照中國和美國現在的人口老化速度,中國將在2030-2040年間超過美國的人口老化程度。在未來的15至20年間,中國將面臨勞動力緊缺。中國是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
但是,除了未富先老,我們還必須注意到另一個難題,即“未發展先老”。這里的“發展”是一個比收入更廣義的概念,包括工業化和城市化,也包括教育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中國的“未發展”主要體現在城鄉差別上。人的生育觀念受收入、機會、社會地位、眼界、教育水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城市里,生一個或者不生孩子已經成為潮流,就連那些政策上允許生兩個孩子的雙獨生子女家庭也往往選擇生一個甚至不生。相反,農村地區生兩個甚至更多孩子仍然是主流觀念。因此,放開人口政策的一個后果可能是,多生的孩子將大部分來自農村;而且,越邊遠的地方,生育率會越高。中國的發展問題因此會變得更加難以解決。
我們可否把目前允許雙獨生子女夫婦生兩胎的政策,擴大到允許獨生子女夫婦生兩胎?這個政策既擴大了兩胎的范圍,同時也鼓勵城鄉以及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居民之間的融合。由于目前全國有1.4億農村居民在城市打工,而他們中的多數是年輕人,這種融合的機會是存在的。
(作者是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電子郵箱yyao@ccer.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