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析新輪食藥改革的動機、方案、爭議國家“減法”與地方“加法”

公務員考試曾經出現過一道經典難題:一家前店后廠的面包房,該由誰來管? 答案說:里屋做面包,算生產歸質監管;外間賣面包,算流通歸工商管;如果再支幾張桌子讓顧客用餐,算餐飲歸衛生或藥監管。如今,這些都歸了食藥總局管。中國延續了十年的以“綜合協調、分段監管”為特色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基本宣告終結,此前散落在國務院食安辦、國家藥監局以及質檢總局、工商總局等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正被無縫整合。

責任編輯:朱紅軍 曹海東 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方芳 賴園林玢

傳統的補瓷工藝示意圖。俗語說:“有了金剛鉆,才攬瓷器活。” (何籽/圖)

中國的公務員考試里曾經出現過一道經典難題:一家前店后廠的面包房,該由誰來管?

參考答案說:里屋做面包,算生產歸質監管;外間賣面包,算流通歸工商管;如果再支幾張桌子讓顧客用餐,算餐飲歸衛生或藥監管。

如今,這個讓“準公務員”和公務員都頭疼的難題總算有了解——都歸一個部門管。

在2013年3月10日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下文簡稱《方案》)中,這個新部門,叫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文簡稱食藥總局),正部級。

自此,中國延續了十年的以“綜合協調、分段監管”為特色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基本宣告終結,此前散落在國務院食安辦、國家藥監局以及質檢總局、工商總局等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正被無縫整合。

南方周末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食藥總局的具體組建方案,還需經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新部門正式獲批后,將著手制定地方配套改革框架。機構并轉或許相對容易,但如何及時有效承接各部門監管資源、技術資源、人才資源,不留過渡時期的監管真空,成為改革下一步的首要考驗。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改革,首先解決的問題是過去多部門分頭管理的弊端,同時亦非簡單整合相關機構和職能,而是要實現“好改革的更多紅利”,借改革之機,切實大幅度提升專業監管、科學監管、全程監管的水平。

該負責人同時強調,新成立的食藥總局,還要處理好政府、社會、市場的關系,成為推動社會組織、生產經營者、消費者共同參與食品藥品治理的發動機。

一切才剛剛開始,重組事務千頭萬緒,從批準方案到正式掛牌、正常運轉,瑣碎繁雜,甚至部委網站,標識亦待重構。

國家“減法”:職能待重構,“武裝到牙齒”

“現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制,既有重復監管,又有監管‘盲點’,不利于責任落實。&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