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司如何自由出生“阻力很大,跟各路人馬PK”
頂著“滅了一個行業”、“改掉一個機構”的反對和質疑,深圳商事改革最后還是沖破重重阻力,把注冊公司的門檻降到了最低。接下來,人們期待的是行政審批體制改革能夠更快推進。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樊巍 金渡江 張明萌
深圳商事主體總量已突破100萬戶,按照深圳常住人口計算發現,平均每13個深圳人中就有一個在創業。
頂著“滅了一個行業”、“改掉一個機構”的反對和質疑,深圳商事改革最后還是沖破重重阻力,把注冊公司的門檻降到了最低。接下來,人們期待的是行政審批體制改革能夠更快推進。
“現在門檻基本沒有了。”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監管局”)一位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2013年3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商事登記若干規定》正式實施,以立法的形式結束了自《工商企業登記管理條例》頒布31年來,工商注冊需要“過五關斬六將”的折騰史。
根據這一規定,工商注冊不需要驗資、不需要地址審核、不需要資質審批,免交注冊登記費,注冊新公司領取營業執照的程序變得非常簡單——幾個股東,簽一個公司章程,有一個住所,就可以辦了。
一位深圳代理注冊公司的合伙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認為沒有必要再找代理了。”過去,工商注冊最少需要一個月時間,現在已經縮減到幾天,名稱核準后即可辦理執照。
比深圳市更早啟動這一改革的是珠海市橫琴區、佛山市順德區和東莞。早在2012年4、5月間,這些地區就分別以政府文件、政府規章的方式率先推行類似的商事登記改革。只不過,深圳和珠海這一次是國內率先用立法的形式來推行此項改革。
這項改革看起來風平浪靜,事實并非如此。一位參與改革的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我們遇到的阻力很大,跟各路人馬PK。”
“打倒一片”
“你的一張紙就可以讓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上萬人失業,其中有不少是這個行業的優秀人才,這將會給社會帶來不利影響。不僅剝奪了國家賦予注冊會計師的驗資的法定業務,也剝奪了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的法定業務。”
這是一位在深圳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