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是一種信仰” 《舞林爭霸》和舞者的故事
舞者是一個有些理想主義色彩的職業,從小平均要花7年時間學練基本功。大部分時候,舞者只是歌手身后伴舞的舞群,各大晚會的背景墻。借由原版的影響力,《舞林爭霸》在舞蹈圈“一呼百應”,中國舞蹈家協會還專門為它下發了“紅頭文件”,請各舞蹈團配合舞者的選拔。沉寂良久的舞者們,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閻彬 周鑫 付必全
朱潔靜在《舞林爭霸》中表演《等待》。從上海舞蹈學院到上海歌舞團,朱潔靜希望在規定的“一號表情”、“二號表情”之外尋找“個性”,同樣畢業于“上舞”的舞者段靖婷,則選擇了離開“體制”。
舞蹈圈流傳著一句玩笑:《天鵝湖》上演了,你是其中一只鳥;《吉賽爾》上演了,你是其中一個鬼。人們記得的是,《白毛女》拼了《吉賽爾》,《天鵝湖》拼了《唐吉訶德》,中國傳統舞蹈的比賽形式決定,“舞者是誰?誰都記不住。”
27歲的段婧婷曾是上海芭蕾舞團的領舞,她對舞蹈的記憶,首先來自牙膏的味道。
十八年前段婧婷考進上海舞蹈學院學跳芭蕾舞,封閉式訓練7年。每天早上上課之前,第一件事就是稱體重——舞蹈團的體重秤很特別,是撥兩的,一兩一兩地撥:“誰重了一兩,就罰站,超過幾次就算曠課。”
餓的時候,段婧婷就和同學們偷偷藏零食,把零食藏在有拉鏈的娃娃、枕頭里。每次都會被老師翻出來,藏幾包就去操場罰跑幾圈。
“不敢藏零食了,就吃牙膏,也不會發胖。不同口味的牙膏我們都吃過,吃出經驗了:草莓味的好吃。”段婧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金宇倒是想吃就吃。他26歲,從2000年到2013年,他的體重從180斤長到了240斤。在180斤的時候,他想跟朋友們玩街舞,朋友不帶他,因為太胖了。他一再央求,朋友玩笑說:你一星期之內把倒立練出來,就帶你玩。金宇果真在一星期內練會了倒立。
金宇的人生有三大夢想,第一是找一個漂亮的女朋友,他為此頻頻在各大電視臺相親節目中亮相。但女朋友這個夢到現在還沒實現。另外兩個夢想都與跳舞有關:“我想讓人家知道我金宇跳街舞很厲害,我想開一個屬于自己的舞房,有自己的團隊。”后兩個夢想,他都實現了。
2013年2月,段婧婷和金宇出現在了東方衛視一檔名為《舞林爭霸》的舞蹈真人秀節目中。節目的原版是美國版舞蹈真人秀《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你認為你能跳舞,那就來吧?。?,引進版由東方衛視與《中國好聲音》制作團隊燦星合作。
“簡單、原始本能、跳出自己”,節目模式被濃縮為10個字,導演徐向東認為,沖著這10個字,就值得為50萬英鎊的版權費埋單。
中國舞蹈家協會活躍著五千多名舞者,他們大多是來自“體制內”,而更多的“體制外”舞者,則不可計數。
舞者是一個有些理想主義色彩的職業,舞蹈學院的學生,從小平均要花7年時間學練基本功。大部分時候,舞者只是歌手身后伴舞的舞群,各大晚會的背景墻。
借由原版的影響力,中國版在舞蹈圈“一呼百應”,中國舞蹈家協會還專門為它下發了“紅頭文件”,請各舞蹈團配合舞者的選拔。沉寂良久的舞者們,也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金宇最初學跳舞,是為了吸引女孩子喜歡;后來,他跳舞是為了“爭口氣”,“證明胖子也能跳舞”;再后來,他想“推廣街舞文化”,讓更多人加入;但現在,他的舞蹈工作室因為學員稀少,正面臨倒閉。
“我胖,我摔不疼”
金宇跳街舞有自己的風格,他稱為“hitting style”,撞擊風格。簡單來說,就是跳躍起來,再身體倒地,用全身擊打地面:“你和瘦子比倒立,你比不過人家,你和人家比體力、比耐力,也比不過。我胖,我摔不疼,那我就比撞擊。”
金宇最初迷上街舞,和他的第一個夢想有關:“街舞嘛,很炫,跳出來可以讓很多女孩子喜歡。”
2000年,全國的女孩們都在迷戀一個叫H·O·T的韓國組合,安七炫領銜的幾個二十多歲“花樣美男”跳著韓式街舞一出場,就會引來瘋狂尖叫。家住上海的金宇和幾個喜歡踢足球的朋友一起,模仿H·O·T組建了一個組合,開始學跳街舞。
那時,中國還沒有幾家專門教街舞的舞蹈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