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20130314)】簡政放權值得期待

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方案提出“以職能轉變為核心,繼續簡政放權、推進機構改革”,簡政放權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向市場放權,賦予市場更多自由;向社會放權,激發社會自我治理更大活力;向地方放權,讓地方有更多自主的權力。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劉格花

《新京報》 2013年3月11日 社論

(原文摘編)2013年3月10日,國務委員馬凱作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說明,呈現了今后5年行政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方案用大篇幅談政府職能轉變,提出“以職能轉變為核心,繼續簡政放權、推進機構改革、完善制度機制、提高行政效能”,并從減少行政審批、發揮社會力量、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等六個方面提出了10項措施。

相較于行政機構改革,簡政放權更值得期待?,F代政府應該是小政府,權力不能無所不包,什么都管,什么都干。否則,既會抑制社會與經濟的自由與活力,同時,又導致問題叢生,權力尋租泛濫。

看方案,簡政放權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向市場放權,賦予市場更多自由;向社會放權,激發社會自我治理更大活力;向地方放權,讓地方有更多自主的權力。

這是說,讓市場的歸市場,社會的歸社會,地方的歸地方,讓中央職能部門更加注重法治環境的創造。

簡政放權之于民眾而言,就是:今后想創業辦個企業,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注冊資金;投資個項目,不必蓋那么多的公章;想獻愛心,成立個公益組織,不必要找單位掛靠;一年下來,不必看那么多“跑部錢進”的新聞,也沒有必要那么多的“駐京辦”……

相較于轟轟烈烈的行政機構改革,簡政放權或許不引人注目,但其因為觸及目前的行政權力運行體系,觸及幾乎所有部門的利益,所受的阻力更大。方案釋放了強烈的改革信號,必然也會遭遇空前的阻力。這需要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氣。

【推薦理由】從本次大部制改革的思路來看,可圈可點。一是體現了權力退出市場和社會的“新兩個凡是”思想。二是分合之間有智慧。如計生委與衛生部合并,但將其研究機構移交給發改委, 可避免以往自己的研究機構為自己的政策炮制依據的陷阱,為進一步改革創造了條件。又如工商總局撤銷,與其他幾個部合并,這樣為在全國范圍內營業執照辦理從行政審批轉為備案的改革創造了條件。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