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20130314)】王安石變戲法

王安石新法是“官進民退”:推“市易法”,以“貴買賤賣”干預物價;推“均輸法”,設立國營貿易公司;推“青苗法”,即國家成立農村小額貸款銀行。然而,新法幾乎都走向反面:市易司壟斷了市場,結果“市梳樸則梳樸貴,市脂麻則脂麻貴”;均輸法則“籠諸路雜貨,漁奪商人毫末之利”,導致小商販都做不了生意……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劉格花

《華商報》 2013年3月9日 吳鉤

(原文摘編)王安石新法是“官進民退”:推“市易法”,國家設市易司,以“貴買賤賣”干預物價;推“均輸法”,設立國營貿易公司;推“青苗法”,即國家成立農村小額貸款銀行。

變法被描述得很神,設市易法,可“通有無、權貴賤,以平物價,所以抑兼并也”,防止大商賈操控物價;設均輸法,可“便轉輸、省勞費、去重斂、寬農民”,“斂不及民而用度足……”

然而,新法幾乎都走向反面:官方設立的市易司壟斷了市場,“凡商旅所有,必賣于市易”,結果“市梳樸則梳樸貴,市脂麻則脂麻貴”,以致人皆怨謗;均輸法則“籠諸路雜貨,漁奪商人毫末之利”,導致小商販都做不了生意……

王安石建議宋神宗搞官營經濟時,拍胸脯說:“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用足。”王安石認為自己的新法不是為聚斂,而是為義,為抑豪富、濟貧民、足國用。

但變法最后變成了徹頭徹尾的“聚斂”。王安石那一套打破了國家與市場、社會之間的防線,放大了官吏涌入社會與市場榨取商民脂膏的機會與空間。

王安石新法受到的抵制,是自由經濟思想對統制經濟思想的抵制。南宋葉適說:“開闔、斂散、輕重之權不一出于上,而富人大賈分而有之,不知其幾千百年 也,而遽奪之,可乎?奪之可也,嫉其自利而欲為國利,可乎?”這說的是:商品的定價交易,向來不由官府掌控,而是分散于市場上的企業家與大商人群體中,這 是千百年來的自發秩序,官府怎么可以遽奪過來,還以公共利益之名?

【推薦理由】王安石變法被稱為“偉大的改革”,許多人為其失敗而可惜,認為當時北宋落后的經濟形態承載不了他先進的經濟思想,其實不就是統制經濟的那一套嘛,想方設法與民爭利而已, 能成事才怪。早到春秋時的管仲就認為政府該把利藪管起來,如他創始的鹽鐵專營為后世奉行,他甚至把妓院都國有化了,“女閭七百”,可謂全世界統制經濟與凱 恩斯主義的祖師爺。王安石不過是光大了管仲的做法。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