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精選】曹汝霖的“五四”記憶

作者以曹汝霖晚年回憶為例,指出,曾任北大校長的蔣夢麟對“五四”運動的敘述還算價值中立,而大量類似的敘述,尤其是后來歷史教科書里的宏大敘述,逐漸建構了關于“五四”愛國運動的完整譜系。至于“五四運動”中發生的具體細節,尤其是當事人中間被暴力一方的記憶,似乎隱沒不彰。

1919年的“五四”運動,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蔣夢麟在其回憶錄《西潮》對其如此記述:“北京政府的要員中有三位敢犯眾怒的親日分子。他們的政治立場是盡人皆知的。這三位親日分子——交通總長曹汝霖,駐日公使陸宗輿,和另一位要員章宗祥——結果就成為學生憤恨的對象,群眾蜂擁到曹宅,因為傳說那里正在舉行秘密會議。學生破門而入,滿屋子搜索這三位‘賣國賊'。曹汝霖和陸宗輿從后門溜走了;章宗祥則被群眾抓到打傷。學生們以為已經把他打死了,于是一哄而散,離去前把所有的東西砸得稀爛,并且在屋子里放了一把火。這時武裝警察和憲兵已經趕到,把屋子圍得水泄不通。他們逮捕了近六十位帶往司令部,其余的一千多名學生跟在后面不肯散,各人自承應對這次事件負責,要求入獄。結果全體被關到北京大學第三院(法學院),外面由憲警嚴密駐守。”這還算一種比較價值中立的敘述,大量與此相類似的敘述,尤其是后來歷史教科書里對“五四”的宏大敘述,逐漸地建構了一個關于“五四”愛國運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