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樂見王毅就任外長
王毅當選新一任外交部長,最興奮的是日本媒體,不僅《朝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共同社等主流媒體均在第一時間予以報道,NHK晚間新聞節目更破例以近5分鐘的時間高調報道,認為“日中關系惡化的情況下,在外長人選上起用知日頗深的王毅,說明習近平領導班子為收拾事態,有意摸索破局的線索”。
責任編輯:張哲
2005年7月13日,愛知世界博覽會,中國駐日大使王毅在中國館迎接日本天皇夫婦。
2013年3月16日,在剛剛閉幕的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王毅以99.4%的得票當選新一任外交部長。
對王毅的當選,最興奮的是日本媒體,不僅《朝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共同社等主流媒體均在第一時間予以報道,NHK晚間新聞節目更破例以近5分鐘的時間高調報道,認為“日中關系惡化的情況下,在外長人選上起用知日頗深的王毅,說明習近平領導班子為收拾事態,有意摸索破局的線索”。
“帥哥”+“危機處理專家”
作為繼唐家璇之后,第二位外事口日本職能部門(亞洲司日本處)出身、官至外長的“知日派”外交官,王毅在日本頗有人氣。
2013年3月16日,NHK晚間新聞的女主持人上來頭一句話就是:“對這位6年前曾任中國駐日大使的先生,恐怕有很多觀眾會感到面熟吧……”在目前的情勢下,以如此親切的口吻報道一位中國人,對一向奉行新聞專業主義、在涉中報道時基本以“負面新聞”為主的日本電視媒體來說,實屬罕見。
甚至面向主流社會、一向以嚴肅面孔示人的《日本經濟新聞》,在評論中也以“因相貌端正有‘外交帥哥’的愛稱”開頭。
王毅的人事安排受到了日媒的普遍歡迎,其外交履歷也因此被反復重溫:
今年59歲的王毅是北京人,出身普通市民家庭。1969年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插隊,在靠近中蘇邊境的黑河度過了8年青春歲月。1978年,他考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系。作為24歲的“大齡生”,王毅每天拂曉即起,邊散步邊大聲朗讀日語,苦練發音。這種平民出身和拼命三郎精神,令市民社會的日本人倍感親切。
1982年大學畢業后,王毅進入外交部,在亞洲司任科員。此時的王毅,學術理想未泯,業余鉆研日本史,曾有學術論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