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圖譜
從十八大到兩會,經歷了中國特色的政治過渡,新一輪政治周期已經開始。尋路中國,路在何方?截至2013年3月16日下午,新一屆內閣成員,都已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產生。我們繪制了新一屆內閣圖譜,為你解讀內閣成員們的往事以及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3年3月5日清晨,記者在人民大會堂門前排隊安檢。當天,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編者按:“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上任以來多次提起的口號。類似表態也出現在2013年3月17日新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面對數百中外記者,用俗語說明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對于走上執政前臺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來說,“甩開膀子”實干,顯然比單純喊兩嗓子的“空談”要艱難很多。和十年前相比,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面臨著迥然不同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挑戰。
今天,中國既要保持經濟增長,又要強力推進行政體制、國企、稅制、金融等各方面的改革,減小貧富差距和社會分化,真正還富于民。政府要約束住自己那只伸進 市場的手,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新領導人還要重拳懲治貪腐,維護共產黨自身的活力,建設廉潔政府;另一方面要建設法治社會,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今天,中國周邊安全形勢日益復雜。在中國南海和東海,周邊國家與中國的紛爭升級;和美國、日本的關系也經歷波折;與昔日友好國家如朝鮮、緬甸的關系也愈加復雜多變。
在全球化時代,中國跳出的每一個改革的舞步,都被全球目光所注視。從經濟到政治、社會,從內政到外交,決策者們的每一個動作,都將牽一發而動全身。改革之路步步驚心,考驗新一屆執政團隊的勇氣、智慧和歷史擔當。
從十八大到兩會,經歷了中國特色的政治過渡,新一輪政治周期已經開始。尋路中國,路在何方?本期兩會特別報道中,我們繪制了新一屆內閣圖譜,并試圖用六個關鍵詞,描述接下來中國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讓我們在紙上想象未來中國,并且以最樂觀的心態,探尋中國決策者們解決上述問題的可能路徑。
國務院
總理:李克強
副總理:張高麗、劉延東、汪洋、馬凱
國務委員:楊晶(兼秘書長)、常萬全、楊潔篪、郭聲琨、王勇
留任部長:
教育部部長 袁貴仁
科學技術部部長 萬鋼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 苗圩
公安部部長 郭聲琨
國家安全部部長 耿惠昌
民政部部長 李立國
司法部部長 吳愛英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 尹蔚民
環境保護部部長 周生賢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 姜偉新
交通運輸部部長 楊傳堂
水利部部長 陳雷
農業部部長 韓長賦
文化部部長 蔡武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周小川
審計署審計長 劉家義
新晉部長:
外交部部長 王毅
明星外交官王毅,成為新一任外交部長。
插隊東北建設兵團八年后,王毅成為恢復高考后首批大學生,1982年畢業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隨后進入外交部亞洲司。
花了19年,王毅從科員一步步晉升。至2001年,49歲的他成為外交部當時最年輕的副部長,主管政策研究工作與亞洲事務。此前,他還擔任過駐日本國大使館參贊、亞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