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評】遲到的低票,全民的憂患
法治國家,人民可以用生存環境權來對抗開發利用環境權。而·當GDP兩位數增長成為政府的首要目標時,人民的生存環境權就會因政府政策失去其應受保護的法律地位。在我看來,環境問題在中國絕對不是通過環境法治就能解決的。試想,一個因每天抽10包劣質香煙而罹患肺癌、瀕臨死亡的人有理由去質疑醫生無法治愈他的絕癥嗎?
責任編輯: 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方芳 賴園林玢 王悅
分析環資委32名人選名單,他們相當一部分原是地方政府大員,少有環保領域的從業背景。人大代表無疑是擔憂他們能否真的擔負起環境立法重任,為積重難返的中國環境現狀紓困。
犬子從小在京長大,2012年赴美讀博。年前寒假他回國探親,不料當晚就感到鼻咽疼痛、呼吸困難、夜不能寐。一連數天如此。而他回到美國后一切不良癥狀全都消失。幾天后,他打來電話:“你們竟然麻木到連空氣污染都沒有感覺到?”臨掛電話前還撂下一句話:“該死的北京,以后再也不敢回來了!”
同樣表達“反對”,2013年3月16日下午,人大代表對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環資委領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