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種地的人的地交給種地的人”
政府的最大作用就在于支持家庭農場,給農場適當補貼,幫助他們降低經營成本,讓農戶不吃虧。國家如果真的要支持家庭農場,需要一系列的措施,要給他們以識別標志,還要培訓農場主。但政府是引導,不是要推動。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金渡江
家庭農場究竟應該是怎樣的?有哪些誤區?政府應該做些什么?南方周末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
朱啟臻教授研究農業超過30年,2009年至2010年,他曾帶領團隊對十多個省市農村進行調研,歷時20個月。
南方周末:“一號文件”中并沒有明確定義家庭農場,很多人也并不清楚,您是怎么理解的?
朱啟臻:非常簡單。第一是,家庭成員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的勞動,也就是勞動力不能外雇。第二家庭農場的農戶收入源于農場的收入,不是兼業,是主業。簡單地說就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