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文化不是業績,吃米要知米價
我國演出票均價450元,國家低收入人群的月收入是2000元左右。而俄羅斯低收入人群的月平均收入是15000盧布,普通演出票價100到150盧布。文藝演出如此“貴不可攀”,讓文藝活動成為富商巨賈附庸風雅的游戲,連帶讓文藝演出為之蒙塵。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李曉寧
推廣藝術,只能重質而不能重量
近十年來,無論是觀光或文藝演出,中國都證明這里是世界不可或缺的重大市場。前者是國內向海內外招手,后者更是吸引國際團隊與個人前往中國。柏林愛樂2013年年底又排了亞洲行程,更顯見此一風潮熱浪已經舉世皆知。中國近來建設的新興場館也多有世界一流的硬設備,配上杰出演出可謂相得益彰。
作為后進,固然可以省走許多冤枉路,但若掌握不好而誤入歧途,失之毫厘也就差以千里。近日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吳碧霞,就以數字證明中國的文藝演出票價堪稱世界最貴:“我國演出票均價450元,高的是1200元,還有更高的。國家低收入人群的月收入是2000元左右。而俄羅斯低收入人群的月平均收入是15000盧布,普通演出票價100到150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