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靠關閘,追兇靠喊話 豫皖上演淮河戰爭
一起導致皖北漁民損失慘重的水污染,一起環保部介入、兩省副省長進京協調的水糾紛,一起國務院主要領導批示的水危機。這一條河流,時隔十年,兩任總理批示,兩省心病依然未除。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方芳 賴園林玢 王悅
東孫營閘的兩邊,原本一衣帶水的豫皖兩省,已顯得劍拔弩張。
一起導致皖北漁民損失慘重的水污染,一起環保部介入、兩省副省長進京協調的水糾紛,一起國務院主要領導批示的水危機。這一條河流,時隔十年,兩任總理批示,兩省心病依然未除。
2013年1月17日,一輛河南牌照的面包車停在十八里鎮的渦河大橋上。這里是與河南一界之隔的安徽亳州市。從車上下來兩名便裝男子,他們開始從橋下調取水樣。然而,這尋常之舉卻立刻遭到十八里鎮漁民的圍堵。
“你們河南來的水,把我們的魚都毒死了,你就不敢對我們說幾句話嗎?”一名情緒激昂的漁民喊道。
河南鹿邑——安徽亳州,一場跨界水糾紛自2012年末延宕至今,甚至安徽一方連污染真相都不完全知情。
這是豫皖兩省近年最大的跨界污染沖突。國務院主要領導作出批示,環保部介入調解,兩省分管副省長進京協商。
然而至今一方遮遮掩掩,一方四處奔走,這幾乎是中國跨界水糾紛的縮影。
3月5日,全國兩會上,飽受淮河跨界污染之苦的安徽省由其代表團提交了《建立跨省界水污染聯防聯控及生態補償機制的建議》。“以淮河流域為例,河南、安徽、江蘇、山東4省幾乎每年都要發生或大或小的跨省界水污染事件。”安徽省代表團人士透露。
死魚
2013年3月15日,已經錯過最佳種苗時機,十八里鎮漁民劉滿意還在苦苦等待開封市政府的賠償款。
這個五口之家尚未從春節前的渦河污染事故中恢復過來。兩個月前的一個清晨,“魚全死了。”聽到兒子在船頭喊叫,還在睡夢中的劉滿意披著衣服鉆出來,網箱里,兩三斤重的花鰱漂在水面上,連成白茫茫的一片。
發源于河南開封的渦河,是淮河第二大支流,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出境,流入安徽亳州市十八里鎮,沿岸網箱密布,生活著幾百戶皖北“最后的漁民”。
污染突如其來。十八里鎮的傳統,臘月二十后,魚價見漲,漁民才開始撈魚。而眼看收獲在望,“幾乎是滅頂之災。”漁業隊隊長劉玉柱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十八里鎮漁業隊一百多戶漁民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經劉玉柱統計,全隊損失近300萬元。
早在年前,淮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淮委會)的人趕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