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運營商暗戰微信
擁有超過三億用戶的微信,蠶食了中國電信運營商的重要收入來源——語音通話和短信服務,但同時也給電信運營商帶來流量收入的增長。電信運營商面臨的選擇是,找微信的麻煩,還是與微信等互聯網服務商合作、向數據流量業務轉型?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張明萌 石曉霞
2012年三家電信運營商凈利潤情況。
擁有超過三億用戶的微信,蠶食了中國電信運營商的重要收入來源——語音通話和短信服務,但同時也給電信運營商帶來流量收入的增長。電信運營商面臨的選擇是,找微信的麻煩,還是與微信等互聯網服務商合作、向數據流量業務轉型?
電話任打、短信任發,500MB數據流量,只需50美元/月;在此基礎上升級流量至2GB,加10美元;再加10美元,則不限流量。
美國當地時間2013年3月24日,美國第四大電信運營商T-Mobile拋出以上讓媒體直呼“大膽”的套餐計劃。不是以語音通話時長和短信數量,而是以數據流量來計費,這在全球電信運營商陣營還是第一次。
大洋彼岸,中國電信運營商們正在為語音通話、短信業務受到來自OTT(Over The Top,繞開電信運營商、基于互聯網提供的服務)的沖擊而煩惱。這類應用免費向用戶提供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功能,一定程度上可取代電信運營商提供的語音通話、短信、彩信功能,運營商只能收到少量流量費用。
在這十天前,中國工信部互動媒體產業聯盟專家委員包冉在微博上爆料稱,春節前三大電信運營商約談騰訊。事后,包冉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這次約談主要是技術摸底。騰訊旗下的微信,僅僅發布兩年,用戶數已超過3億。
工信部于2013年2月底、3月中旬連續召開了兩次會議,討論OTT業務對電信運營商的影響,特別是微信對運營商網絡資源占用的問題。電信運營商和OTT的矛盾,已經不止于隔空喊話,而且有了坐下談判的動作。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
三大運營商各懷心事
在微信問題上,發出最多聲音的是中國移動。
2012年12月初,中國移動總經理李躍在中國移動2012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第一次公開提到,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傳統運營商業務正在受到猛烈沖擊,尤其是OTT企業對傳統運營商的擠壓非常明顯,這些業務使得運營商原來的短信、話音甚至包括國際電話業務都受到了很大挑戰。
“微信的致命問題,還不是媒體報道和坊間評論的業務過頂侵蝕,而是其技術機制要求頻繁發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