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框框太多了” 老鑼·法?!そ鸸堪?
47歲的慕尼黑人老鑼有過兩任中國妻子,老鑼給前妻烏仁娜寫歌,走的是“很蒙古”路線;給現任龔琳娜,走的是“高雅藝術”路線。兩個中國女人在老鑼的包裝下,都迅速走紅?!鹅?、《法海你不懂愛》、《金箍棒》這些歌的詞曲、創意,都出自老鑼。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周鑫 付必全 閻彬
老鑼花的錢都是龔琳娜的演出報酬。他覺得很幸運,因為中國的實際情況如此:即使寫的歌有那么多人在唱,創作者還是拿不到什么錢。
中國人炒菜,想象力那么大,西紅柿、西葫蘆、洋蔥,都是外面來的,中國人能用好。音樂為什么不能。
47歲的慕尼黑人老鑼漢語普通話聽力很好,雖然講起來仍有些德國味兒,他能熟練地運用“吃了嗎”,也知道怎么使用網絡用語“雷人”。他連著兩年都在看中國的3·15晚會,對這個打假晚會上歌手的假唱相當不滿。
他有過兩任中國妻子,前任是內蒙古歌手烏仁娜;現任是龔琳娜。
老鑼本名羅伯特·佐里奇,到了中國,很多人叫他羅先生,叫著叫著變成了“老羅”,只能順勢給自己變成了“鑼”,算是跟音樂有點關系。
老鑼1992年從柏林音樂學院學完作曲,想去外國學點別的。他奶奶是智利人,可是他對南美音樂沒“緣分”;非洲音樂有意思,可“節奏”不是他的優勢;印度音樂很火,但研究的人太多了。
他有一個在中國學中國數學史的同學,給了他一盤中國古琴的磁帶,他聽了覺得“很有意思”,但又“很無聊”。他不知道古琴的意義在哪兒。于是給上海音樂學院寫了申請,去學古琴。申請很快被批準。在柏林學了6個月中文之后,他殺到了中國。
到上海沒一個月,他就組建了一支樂隊,樂隊里有二胡、笙、揚琴、笛子、古箏,他自己彈巴伐利亞箏。
很快他和烏仁娜在一起,先后十多次去內蒙古采風,幫她做了二十多首歌曲,烏仁娜迅速在德國得到了認可。七年之癢的時候,按老鑼的說法,兩人的“合作”很自然地結束了,“從音樂到家庭都是”。
老鑼很喜歡“緣分”這個詞,2002年他再次來到中國,因為和中國人的“緣分”;遇到龔琳娜,“真是有緣分”。
老鑼和龔琳娜“緣分”的結果可以說是激蕩中國,他為龔琳娜寫的《忐忑》,被網友封為“神曲”;2013年在湖南衛視春節晚會上,龔琳娜唱的《法海你不懂愛》被認為是“戲謔宗教”,遭到部分宗教人士強烈抗議;《金箍棒》被認為是顛覆孫悟空形象,“摧毀了中國人的童年記憶”。這些歌的詞曲、創意,都出自老鑼。
老鑼對中國音樂可以說“熱愛&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