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2012年度圖書】“文學的改變需要每個人往前跨上一步” 2012年中國長篇小說微觀察

在評論家雷達看來,201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創作有三個特點:“一是直面靈魂,二是思考生命,三是進入深度的文化反思?!倍u論家孟繁華的看法則相反,“中國文學的整體性坍塌了,不再有史詩性、整體性的長篇小說出現,作家們不再有在小說里建構整體世界的野心,像《白鹿原》、《塵埃落定》、《古船》那樣的小說越來越少,寫作越來越自由,越來越個人化,依靠個人的日常生活經驗和內心感受寫作,文學這面鏡子越來越碎片化?!?/blockquote>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閻彬

金宇澄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在《上海文學》做編輯后,他停頓了很多年小說寫作。2011年5月,他開始在上海弄堂網的論壇里寫《繁花》,2012年小說在《收獲》發表后,迅速成了中國文學圈的熱門話題。 (金宇澄/圖)

傳統文學復興?

“莫言獲獎是文學的勝利,那些很少讀傳統文學的讀者發現,中國還有這么有想象力的小說;很多人看了《白鹿原》很驚訝,沒有想到中國還有這樣有深度的小說。中國文學需要重新評價,重新認識,重新發現。”評論家雷達感慨說。

從開卷全國大眾暢銷書榜可以看到,此前,名人書一直是大眾暢銷圖書的市場主力,基本上被白巖松、蔡康永、孟非、楊瀾等人占據。但到了2012年10月莫言獲獎以后,莫言的8本小說全部上榜,成為市場上熱銷的圖書,在媒體推波助瀾下,11月份莫言的小說更是包攬了全國大眾暢銷書榜的前十名,一個人占據了虛構類榜單前30名中的25個席位。在兩個月里,僅當當網莫言作品銷量就突破2000萬碼洋,其中莫言的最新小說《蛙》銷售了80余萬冊。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前,在當當網的作品年銷售量在1萬冊左右,得獎后,一天的銷售量就超過了1萬冊。莫言本人以2950萬元的版稅成為“2012年度中國作家富豪榜”的冠軍。

因為同名電影、電視劇的拉動,陳忠實的《白鹿原》、劉震云的《溫故一九四二》、劉醒龍的《圣天門口》等原著小說也持續熱銷。而劉震云2012年的新書《我不是潘金蓮》開機印刷50萬冊。出版人金麗紅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劉震云寫作認真,作品精打細磨,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一地雞毛》的首印量是20萬,《一句頂一萬句》是40萬。

除了莫言和劉震云外,路遙、賈平凹、余華、陳忠實、王朔、麥家等作家的長篇小說銷量基本上都在四十萬冊左右,而格非、閻連科、畢飛宇這些作家的銷量也在10萬至20萬冊之間。

一直在主編《文學藍皮書——中國文情報告》的評論家白燁則感慨,“莫言的獲獎讓人感覺到傳統文學現在熱鬧起來了,其實傳統文學這些年一直在往前發展,只不過不被媒體關注,一般讀者不真正了解文壇,他們對文壇的了解是媒體所描述的文壇。”

傳統文學作品的銷售正在升溫。據開卷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文學類圖書在上半年增長速度是4%左右;而到了下半年11月,和2011年同期相比,文學市場同比增長24.67%,是圖書市場里增幅最大品種。

評論家白燁對南方周末記者公布了一個數字:2012年,他從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了解到,在書號中心出版登記的長篇小說有5300部之多,除去其中舊作再版及部分港臺與海外作者的長篇小說,內地的原創作品應在4000部左右。

在評論家雷達看來,201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創作有三個特點:“一是直面靈魂,二是思考生命,三是進入深度的文化反思。”而評論家孟繁華的看法則相反,“中國文學的整體性坍塌了,不再有史詩性、整體性的長篇小說出現,作家們不再有在小說里建構整體世界的野心,像《白鹿原》、《塵埃落定》、《古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