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三種瑞士速度
至少有三樣東西使日內瓦和機械、速度、工程、科技這類關鍵詞聯系起來:萊芒湖南岸140米高的“大水法”、日內瓦城郊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和日內瓦城里幾百家商店里日夜轉動不息的鐘表。
責任編輯:朱曉佳 實習生 付必全 周鑫
2008年瑞士與奧地利聯合舉辦歐洲杯前夕,日內瓦的大噴泉將足球頂上頭頂。這件企圖抵抗重力的作品,卻終究聽從于重力加速度指揮。
(本文首發于2013年3月28日)
有人說16世紀的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27歲流亡途中,被日內瓦人收留的一夜很關鍵,以至于這個說法語的城市就此改變了命運的軌跡。
至少有三樣東西使日內瓦和機械、速度、工程、科技這類關鍵詞聯系起來:
首先是萊芒湖南岸140米高的“大水法”,它談不上美,無非是一柱沖天的高壓水龍,最高水流速度達到每小時200公里,和子彈列車一樣快。晴朗時,這個全世界最高的噴泉在湖岸各個位置都能看見,甚至坐飛機上降落日內瓦機場時也能驚鴻一瞥。據說每一瞬間都有7噸重的水在空中上升或下降,最終落在方圓500米內,澆濕一些好奇走近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