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2012年度圖書入圍作品:李永平《大河盡頭》周大新《安魂》

45萬字的《大河盡頭》是一趟大河之旅,一個15歲年輕人對種族不平、人情冷暖的體認,對華人民族傷痛的憤怒回顧,堪稱婆羅洲殖民地別樣的血淚史。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周鑫 閻彬

南方周末2012年度圖書入圍作品

虛構類

李永平《大河盡頭》(上、下)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

45萬字的《大河盡頭》是一趟大河之旅,一個15歲年輕人對種族不平、人情冷暖的體認,對華人民族傷痛的憤怒回顧,堪稱婆羅洲殖民地別樣的血淚史。在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王德威的眼里,《大河盡頭》上卷《溯流》和下卷《山》中文簡體字版合璧出版,是新世紀華語文學第一個十年的大事。我們很久沒有看到像《大河盡頭》這樣好看又耐看的小說了。古典寫實主義的風格以及刻意雕琢文字意象、上下求索記憶和欲望所造成的對寫實主義反映論的顛覆,這種交錯讓寫作本身成為一場最華麗的探險。對于大陸漢語而言,生于沙撈越、現在臺灣的大學教書的李永平的這部作品,不只是小說書寫的異域,小說的結構和語言,以及它的厚重、奇異和貴族氣,都呈現出罕見的另一種漢語小說寫作風致。

 (南方周末資料圖)

周大新《安魂》

作家出版社,2012年9月

說到不可復制,最應該談到的是周大新的《安魂》。小說主要分為回憶兒子成長歷程、見證兒子靈魂升入天堂兩部分。這是一對父子出入生死的坦蕩對話。真實與虛構并存,由現實、現世而至形而上的追問和探究,是一曲寬慰生者與死者的沉郁動人的安魂曲,也是懺悔與悲痛的交融傾訴。將人生悲痛的極致情感化入到小說中,不但要把作者作為父親的親情作一次整理和表達,而且還要用“對話”的方式走近另一個靈魂。它把文學的心靈慰藉作用及其過程的“殘酷性”都體現在了文本中?!栋不辍诽嵘袊敶膶W有關生與死的思考深度,也尋找到了一種表達生與死的藝術形式。當然,也有論者對這種寫作持存疑態度。

(南方周末資料圖)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