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2012年度圖書入圍作品:王汎森《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

這部書之所以值得推薦,絕不僅僅因為王汎森得天獨厚地可以借助中研院史語所藏傅斯年檔案,而是因為王汎森有自己的大判斷,即傅斯年處于“后傳統”、“后科舉”和“后古史辨”時代。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周鑫 閻彬

南方周末2012年度圖書入圍作品

非虛構類

王汎森《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

北京三聯2012年5月

生逢一個民族與國家巨變的歷史時刻,對于一個人來說,雖然有不幸,但也可能是大幸。正如王汎森此書所描述的,傅斯年在近代中國歷史與政治巨大轉變的時刻登臺,在五四之后的思想文化運動、中國政治批判和現代中國學術組織三方面,都留下了他巨大的影響。當他個人的生命史和中國的大歷史,深刻地嵌合在一起,就使得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史敘述,無論如何也無法繞開這樣一個人物。而寫他的傳記,也仿佛書寫了一個國家的歷史。

這部書之所以值得推薦,絕不僅僅因為王汎森得天獨厚地可以借助中研院史語所藏傅斯年檔案,比其他研究者更清晰更細致地寫出了傅斯年的一生事業甚至不為人知的種種細節,而是因為王汎森有自己的大判斷,即傅斯年處于“后傳統”、“后科舉”和“后古史辨”時代。在傳統失墜的時代,傅斯年和他的朋友們如何建設新文化;在科舉廢除之后,傅斯年和他的朋友們如何建立新教育和新學術制度;在古史辨潮流沖擊了古代中國歷史傳說的時代,傅斯年和他的朋友們如何重建古代中國歷史源流。同樣,在一個啟蒙與救亡交錯的時代,我們也可以從這部書中看到傅斯年和他的朋友們,在思想、心態和情感上的掙扎與變化。

寫一本資料豐富的傳記不容易,寫一本資料豐富而且理解深刻的書更不容易,寫一本資料豐富、理解深刻,而且引人入勝的書,那就難上加難。雖然這本書從英文翻譯過來,或許比不上王汎森自己的生花妙筆更流暢和生動,但是,即使是翻譯過來的中文本中,我們也能夠感受到,王汎森已經實踐了勞倫斯·斯通(Lawrence Stone)對于歷史敘述的要求,那就是“既是問題取向的,但同時也是可讀的”,他生動地寫出了傅斯年這個“天才最高,能做學問,又能治事,能組織”(胡適語),既有霸氣、又感情充沛的學者的一生,也寫出了那個時代的大歷史。

 

王汎森《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