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中非關系
在非洲看來,中國作為非洲最大貿易伙伴,理應承擔更多的對非援助責任。然而“援助”將從中非關系的舞臺中心逐漸隱去,而“合作”正在成為中非關系的關鍵詞。同時,一種更加寬闊宏大的“金磚-非洲”合作框架也漸漸浮現在人們眼前。
責任編輯:張哲 實習生 陳建宇
2009年7月28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貧民窟內,姆賽多-北京小學的學生從窗戶里向外張望。
“援助”將從中非關系的舞臺中心逐漸隱去,而“合作”正在成為中非關系的關鍵詞。同時,一種更加寬闊宏大的“金磚-非洲”合作框架也漸漸浮現在人們眼前。
“哈巴里!哈巴里!”2013年3月25日,在中國援建的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國家主席習近平用非洲使用人數最多的斯瓦西里語向非洲大陸發出問候。講完以后,他有些靦腆地笑了。賓主盡歡。
兩天后,習近平在南非與非洲九位總統、一位總理和一位議長以及非盟委員會主席共進早餐。就著壽桃、春卷和牛奶、果汁,習表示希望“聽一聽非洲國家對發展中非關系的想法”。
這場“傾聽”之后沒有什么“大單”,而是得出了習近平對中非關系發展“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的結論。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中心副主任張春發現,之前中國更愿意強調自身發展對非洲的幫扶、貢獻,而習近平此次出訪非洲的公開講話中更多地強調了非洲發展對中國做出貢獻并表示感謝。中非關系正在發生著怎樣微妙的變化?
中國對非援助規模:中等
自2009年起,中國就穩居非洲最大貿易伙伴,2012年中非商品貿易額近2000億美元,而2000年僅106億美元。貿易的飛躍式進展與中國對非洲持續加大援助不無關系。
3年內落實200億美元的優惠貸款,1.8萬個獎學金留學生名額,對最不發達國家97%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習近平此次訪非提出的對非政策,都是在2012年中非合作論壇第五次部長級會議已經出臺的舉措。
其中,200億美元的貸款旨在支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