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士怎么才能斷腕?把刀交給別人!”

為期一天的第二屆嶺南論壇上,改革、中國夢、增長質量成為最熱門的關鍵詞。有觀眾提問,政府說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動力何在,路徑何在?在許小年看來,這個“刀”是泛指社會公民對政府的監督和制衡,比如說要讓大家知道政府在做什么,也要讓市場經濟得到司法體系的有力支撐。而在鄭永年看來,在中國當前的體制下,創新比改革來得更加重要。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在福建省最大的造船廠,工人們正在進行焊接,他們并不知道,時下中國正在熱議的這場改革,將深刻地影響他們的命運——在過去10年中,中國的造船產能膨脹了2000%,深陷惡性競爭的泥潭,而同期日本卻在政府與市場的協力之下,重塑了現代造船業,并掌控了造船業的全球標準。 (CFP/圖)

從十八大到2013年兩會,改革重新回到熱議的話題中心,整個社會現在都在期待政府的行動。

2013年3月31日,由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與財新傳媒主辦的第二屆嶺南論壇在廣州召開。為期一天的論壇上,改革、中國夢、增長質量成為最熱門的關鍵詞。

GDP與中國夢

“GDP是重要的,沒有GDP就沒有財富。但是我們獲得GDP的代價有多大,GDP分配得公平不公平,這是一個問題。如果說GDP不重要就是歷史虛無主義;如果不考慮獲得GDP的代價,那么實際上是不為子孫考慮。”

“我主要講三個觀點:一是實現‘中國夢’,不發展經濟不行;二是發展經濟,不可持續不行;三是環境保護是推動綠色發展的強大動力。”說話的是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聲音洪亮,鏗鏘有力。

他的演講基本上由一串串觸目驚心的數字組成,但現場觀眾似乎并不滿意,會場兩邊的“微博墻”上,有人抱怨道:“萬總,能不能說點實在的,到底怎么保護環境???”

環保,美麗中國,中國夢,這幾個詞被嘉賓們一再提起,組合使用。輪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發言時,他將槍口指向了“萬惡的GDP”:“我們的‘中國夢’是什么?大家都比較看重GDP,我覺得中國夢不是GDP的夢。”

與他同在臺上的,共有7位嘉賓,其中一位是官員——深圳市副市長唐杰。提問環節,觀眾給他出了個難題:“你是體制中人,能不能點評下鄭教授的發言?”

問題還沒說完,現場便掌聲雷動。

“不要說唐杰副市長,要說唐杰教授,我就回答。”唐杰笑道。頓了幾秒,他舉起話筒,“GDP是重要的,沒有GDP就沒有財富。但是我們獲得GDP的代價有多大,GDP分配得公平不公平,這是一個問題。如果說GDP不重要就是歷史虛無主義;如果不考慮GDP獲得的代價,那么實際上是不為子孫考慮”。

“我是廣東省算GDP的,”在另一場對話中,廣東省統計局局長幸曉維滿臉堆笑,第一句話便開門見山:&l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