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言猶在耳,魂魄遂難招 ——追思張暉君

張暉君的樸實敦厚,張暉君的才思敏捷,張暉君的學識談吐,都給我留下越來越深的印象。我一直認為:張暉君將來必定是學界的領軍人物,必成大器。天不假年,傷如之何!痛如之何!張暉君,一路走好!

責任編輯:劉小磊

張暉(1977-2013),生前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副研究員。因患急性白血病,于2013年3月15日辭世,年僅36歲。這張照片攝于2013年2月。 (南方周末資料圖)

張暉君走了!

獲知噩耗,送別張暉君,直至今天,我的心情還是難以平復。

如果不是陰差陽錯,張暉君應該在人民大學工作,而不是中國社科院文研所。這一切,需從我與張暉君的交往談起。

我與張暉君的交往,是從他的第一本著作《龍榆生先生年譜》開始的。2001年4月,我請張宏生教授到人民大學作學術講座,言談之間,張先生非常得意地提及自己的一位弟子,在大學本科三年級時就完成了二十多萬字的《龍榆生先生年譜》專著。不久,我就收到了張暉君寄贈的著作。細細閱讀,其翔實的文獻資料,清晰明白的梳理,直面史實的態度,皆令人拍案贊嘆。吳小如先生稱贊此書:“名牌大學的博士論文也未必能達到這個水平。甚至有些但務空談、不求實學的所謂中年學者也寫不出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