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信譽事關身家性命
責任編輯:史哲、戴志勇、蔡軍劍
回應2013年3月28日《南方周末》經濟版文章《“點鋼成金”的不歸路》:
在制作假倉單的企業中,人們看到了國企的身影。為了多拿獎金和職務提升,一些國企“勇士”竟然置法律于不顧。
多年前,“倉單質押”剛興起。作為第三方物流企業,我曾與兩家銀行商談“倉單質押”業務。我提出用價值幾千萬的倉庫房產,為合作后的貨物監管責任背書。但咱因為是民企性質,最終未能進入銀行的合作者名單。
現在為了挽救壞賬損失,銀行頻頻與國企打官司。“國企意味著信譽與放心”,銀行固守的這一觀念,也許會有所改變吧。其實,企業有無信用,與其性質無關。但民營企業家往往更珍視信譽,因為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搭在企業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