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之后,隱瞞疫情成了過街老鼠” ——訪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

SARS之后,隱瞞疫情成了過街老鼠。相比過去,信息透明度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也有隱瞞的,現在的規章制度,不利于報告疫情。公共衛生體制幾十年的問題,非一日之寒,有些人是替國家受過。但2003年4月20日,這一招起到了扭轉戰局的作用。實際上,就是和過去的公共衛生體制告別了,告別了疫情內緊外松和不透明。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方芳 賴園林玢 王悅

2003年,廣州,防疫人員正在處理一噸多重的冰凍果子貍。果子貍當年被認為是SARS的主要傳染源。(南方周末記者翁洹/圖)

編者按

同樣是個春天,十年前發生了SARS,十年后禽流感H7N9病毒來襲,感染病例仍在增加,死亡病例也在增加。全國合力圍剿的同時,公眾仍不免關切疫情披露應對信息的透明化,這十年里,我們究竟改變了什么?

相比過去,信息透明度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也有隱瞞的,現在的規章制度,不利于報告疫情。

“你是曾光嗎?”

“是。”

“你還沒死???”電話那頭,一位年輕的“艾滋病恐懼癥”(簡稱恐艾癥)患者情緒激昂。

自從4年前發布恐艾癥的調查結果后,來自患者的攻擊已經成了曾光生活的一部分——有人將他的手機公布到互聯網上;深夜,謾罵的短信不時來襲。作為年過六旬的老者,他安之若素,“公共衛生學家應該有視野和胸懷”。

曾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十年前,2003年4月28日,他走進中南海,成為第一位在政治局講課的公共衛生專家。

十年間,中國的公共衛生體制發生重大變革。“SARS(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向過去的老體制說再見。”曾光的研究興趣隨之轉向公共衛生。他將自己定位為公共衛生專家,盡管頂著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的頭銜。

現在,67歲的曾光和他所在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下稱中國疾控中心)開始接受另一項來自公共衛生領域的挑戰——H7N9。

曾光(南方周末資料圖)

&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