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買路錢” “請踩著別人的肩膀而不是尸體前進”
微信收費事件已經釀成了一場網絡風暴,人們擔心自己是否需要為微信付費,并且紛紛譴責三大具有壟斷地位的電信運營商利欲熏心。事實上,這是運營商向微信收費,而非微信向用戶收費。但收費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升級網絡才是電信運營商們應該采取的行動。
責任編輯:顧策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金渡江 張明萌
三大電信運營商欲向微信收費,引來了輿論一片譴責之聲。
微信收費事件已經釀成了一場網絡風暴,人們擔心自己是否需要為微信付費,并且紛紛譴責三大具有壟斷地位的電信運營商利欲熏心。
事實上,這是運營商向微信收費,而非微信向用戶收費。運營商發難,拿出的理由是個技術問題,但背景卻是微信日益對其形成威脅。
微信確實過多占用了信令通道,使落后的電信網絡不堪負累。但收費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升級網絡才是電信運營商們應該采取的行動。
“再見,微信!在工信部、運營商雙重壓力下,小馬哥最終沒能頂住,微信收費終于要開始……”
從2013年3月中旬開始,關于微信將要向用戶收費的傳聞先后出現了三個不同版本,迅速擴散,然后又一一被微信團隊、騰訊公司辟謠。
消息流傳的時候,網民們一邊表示如果收費就不再使用微信,一邊將矛頭對準了電信運營商和工信部。盡管,三大電信運營商和工信部,從頭到尾就沒有提過要向用戶收費。
但到了3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的表態讓微信收費一事浮出水面。當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參加第二屆“嶺南論壇”時表示,微信有收費可能,但不會大幅度收費。工信部正在協調運營商向微信收費一事,他們會考慮運營商的合理要求。
主管部門的介入,讓網絡民意沸騰起來。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網友們轉發微信收費的消息,表示“若微信收費將不會繼續使用”;《京華時報》發表評論《微信收費叫不醒裝睡的壟斷者》稱,即使對微信運營方收費,而對用戶暫時免費,“最終也難以避免騰訊通過其他途徑把成本分攤給用戶”。
4月5日-7日中午12點30分,《瞭望》周刊社旗下系列刊物就“微信類OTT服務是否該收費”進行了一個新浪微博網上調查,一共3923人參與的調查結果顯示:71%的參與投票者認為“都不應該收費,畢竟騰訊還未從微信盈利”。
“一個從業三十年的技術專家,居然打不過一個毛孩子。到工信部打官司,實在是下下招。”一位接近中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