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城市化,政府別搶市場的戲
中國當然需要進一步城市化。2012年城市化率為52%,仍有上升空間。城市化,市場是當仁不讓的主角,政府是不可或缺的配角,但不能搶戲。誰能事先知道某個城市將成為國際大都市或國際金融中心?誰有能力將某個城市變為國際大都市或國際金融中心?政府能做的,就是尊重產權、維護法治,余下的部分,就讓市場來變魔法。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短短數月,“新型城鎮化”火了。專家學者撰文,令這個概念美輪美奐,為新一輪城市化在理論和輿論上鼓與呼。這沒問題,中國當然需要進一步城市化。2012年城市化率為52%,仍有上升空間。但也有人擔心一些地方政府搞過火,不顧農民意愿,強征集體土地,強行把農民趕上樓。日前發生了多起在集體土地上強拆的惡性事件,證明這樣的擔心并非杞人憂天。
這就指向了更實質的問題:誰來主導新型城鎮化?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城市化?
我們無需以全知全能的視角指指點點。謙卑些,問道于人類已有的經驗,讓歷史自行展示鮮活的答案,且看看兩個“魔都”的城市化歷程。
先看大家在《犯罪鑒證科》中結識的邁阿密。邁阿密市為佛州邁阿密-戴德縣35個建制自治市之一。1896年建市時,人口僅三百多人,一村屯而已;后來被稱為邁阿密都市區的區域人口也不過一千多人,鄉村而已。誰能想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