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工人村里的“毛線雞”
在云南個舊工人村,她們蜷縮在陰暗潮濕的小屋里,以一次10到50元不等的價格出賣著身體。在等待客人到來的間隙,她們會搬張小凳子坐在巷口,熟練地拿出針線,編織毛衣、十字繡或是足有七層厚、鑲著玫瑰花邊的鞋墊,完全是居家過日子的神色。時間久了,周圍的居民們帶著嘲諷與無奈,給她們取了個名字:“毛線雞”。她們卑賤而堅忍地頂著這個名字生存著。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很多所謂的按摩房、洗頭房里面都是暗紅的燈光。當地人知道,這都是“紅燈區”。
她們蜷縮在陰暗潮濕的小屋里,以一次10到50元不等的價格出賣著身體。在等待客人到來的間隙,她們會搬張小凳子坐在巷口,熟練地拿出針線,編織毛衣、十字繡或是足有七層厚、鑲著玫瑰花邊的鞋墊,完全是居家過日子的神色。時間久了,周圍的居民們帶著嘲諷與無奈,給她們取了個名字:“毛線雞”。
“毛線雞”棲身的地方,位于云南個舊工人村。這里曾是繁華所在,是工人階級為之驕傲的家園。半個世紀過去,個舊在2008年成為國家首批資源枯竭城市,工人村也在時代的沖刷下面目大變,毒品、性、暴力像藤蔓一般纏繞其中,讓這里成為失意者最后的樂園。
在充斥著下崗者、退休工人、無所事事的失業者的工人村里,“毛線雞”們反而是為數不多還在“工作”的人。她們卑賤而堅忍地頂著這個名字生存著。
每天晚上11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