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相信政府,那就“挖礦”吧比特幣投資狂想曲

2009年1月3日,第一枚比特幣誕生。繼2011年6月之后,比特幣再次成為全世界焦點。懷疑論者依然沒有打消疑慮;但原本是極客玩具的比特幣,如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這一次,他們將把比特幣帶向何方?

責任編輯:舒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石曉霞 金渡江

 

作為新興虛擬貨幣,比特幣能夠徹底顛覆傳統金融市場、創造全新的未來嗎?追根究底,與其他所有貨幣一樣,支撐它存續的力量,必須建立在投資人的信心之上。 (何籽/圖)

3年之內升值5320倍,一天之內貶值一半,比特幣是又一場郁金香狂熱嗎?

繼2011年6月之后,比特幣再次成為全世界焦點。懷疑論者依然沒有打消疑慮;但原本是極客玩具的比特幣,如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這一次,他們將把比特幣帶向何方?

看起來,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是和比特幣(Bitcoin)杠上了。

2013年4月12日,克魯格曼在《紐約時報》網站寫了一篇題為《亞當·斯密討厭比特幣》的博客,借亞當·斯密之口諷刺比特幣需要計算機“挖礦”產生。1776年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認為黃金白銀貨幣只有象征意義,人們卻為之耗費了真實的社會資源來制造它,既愚蠢且過時,呼吁代之以紙幣;而今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貨幣也浪費了現實資源來制造,在一個高信息技術世界里此舉竟然被認為是明智且劃時代的。

在這篇博客后面,有網友留言說,克魯格曼不懂比特幣。

隔了一天,克魯格曼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反社會的網絡》,認為對比特幣狂熱的人們不懂貨幣、誤解了貨幣。他引用薩繆爾森的觀點說,貨幣是一種“社會發明”,無法超然社會之外存在,而比特幣試圖把貨幣的價值從它所服務的社會中抽離。

真是這樣嗎?

躲避金融暴政

“比特幣可以避開一切金融暴政,特別是在與資本管制和資產沒收斗爭的時候。”

爆發于2013年3月的塞浦路斯危機,為比特幣的緣起和應用制造了一個鮮活場景。

鏈接

比特幣如何獲得?

開采比特幣就像參加一個奧數競賽,用戶在自己電腦上下載并運行比特幣程序,程序則按照比特幣的算法公式自動計算數學題,首個解正確答案的計算機能獲得一定數量的比特幣。在這個競賽中,智力高的計算機將獲得優勢。但是由于比特幣系統的分散化編程,以及用戶大量增加,目前單臺計算機開采比特幣可能耗時數年才能成功,現在更普遍的方式是用戶協同開采,然后分成。受其計算方式所限,到2040年比特幣將達到其上限2100萬。

比特幣能否兌換現金?

答案是肯定的。你只需與比特幣交易機構取得聯系即可完成兌換,其中Mt. Gox是目前最為流行的比特幣交易平臺,不過現在該平臺僅通過一款應用程序接納新成員。除此之外還有幾家規模較大的交易所,能夠進行比特幣兌換和交易。

去哪兒了解更多關于比特幣的信息?

目前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到關于比特幣的信息,Bitcoin subreddit和Bitcoin Magazine都是比特幣的消息源。

(根據網絡信息整理)

為了得到歐盟100億歐元的援助,塞浦路斯在2013年3月末對本國內存款采取了強制性措施,10萬歐元以上存款中超出10萬歐元的部分,37.5%被轉為塞浦路斯銀行的股權,22.5%被凍結,剩下的40%被暫時凍結直至援助結束。

政府之手直接伸進了百姓的口袋,于是,人們瘋狂尋求資金出路。他們突然發現,比特幣或許可以挽救他們的財富。

WeUseCoins.com網站創始人斯蒂芬·托馬斯(Stefan Thomas)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根據Alexa地區點擊量排名,塞浦路斯危機高峰期,該站最大的訪問量來源于此,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多。WeUseCoins.com是一個比特幣入門網站,講解比特幣是什么、如何使用。

很快,TDV Media的創始人杰夫·貝里克宣布,他將在塞浦路斯部署世界上第一臺比特幣自動取款機。有了這種機器,塞浦路斯民眾可以將儲蓄兌換成比特幣。與塞浦路斯危機同步,比特幣對美元匯率開始飆升。

從2013年3月下旬到4月10日,僅用了三周時間,一枚比特幣兌美元的價格從65美元到達有史以來最高值:266美元。

比特幣以末日的拯救者姿態出現,這個全新的物種似乎可以克服傳統貨幣的致命缺陷。

“傳統貨幣最根本的問題在于信任。央行必須讓人信任它不會讓貨幣貶值,但是歷史上貨幣貶值的事情一再發生。銀行本應該幫我們保管錢財并以電子化形式流通,但是他們讓財富在一輪輪的信用泡沫中浮沉。”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P2P基金會網站發布比特幣的時候,如此闡述比特幣誕生的背景。

克魯格曼認為,比特幣關于“我們生活在一個普遍不負責任的印鈔時代,失控的通貨膨脹無處不在”的想法就是錯的,而試圖尋找一種“不為人類弱點所左右、純粹的貨幣基準”,這只是一個不可能的夢想。

但金融危機以來,迪拜、希臘、冰島、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塞浦路斯、愛爾蘭……這一串名單一再地印證了中本聰的擔憂。

2009年1月3日,第一枚比特幣誕生。中本聰在P2P基金會網站上第一次公開介紹比特幣時,對它的描述很簡單:一種新的、開源的、P2P電子現金系統。

具體來說,比特幣基于一套密碼編碼通過復雜算法產生,這一規則不受任何個人或組織干擾,去中心化;任何人都可以下載并運行比特幣客戶端而參與制造比特幣(挖礦);比特幣利用電子簽名的方式來實現流通,通過P2P分布式網絡來核查重復消費。每一塊比特幣的產生、消費都會通過P2P分布式網絡記錄并告知全網,不存在偽造的可能。(詳見本報2011年7月7日報道《比特幣,史上最危險的貨幣?》

2010年末神秘創始人中本聰徹底退出比特幣項目。在一群來自全球的志愿者維護、更新下,這套規則持續運轉至今。貨幣是用于交換的一般等價物。比特幣不與任何實物掛鉤,但可以直接用來交換服務和物品,或者把它兌換成真實貨幣。

2013年4月12日,《華盛頓郵報》博客作者尼爾·歐文(Neil Irwin)在《華盛頓郵報》網站寫了一篇博客,《比特幣是可笑的,但它告訴我們關于貨幣本質的一些重要事實》。他認為比特幣因沒有政府認可而永遠不會被用于正式交易,其供應上限(按照中本聰對比特幣的設計,比特幣的“挖礦”止于2040年,一共產生2100萬枚)也許可以確保不會產生通貨膨脹,但實際上也意味著它永遠不能被廣泛使用。之后他又在Twitter上質疑,“怎么會有人想到發明比特幣這種東西呢?”

“因為我們不相信政府的錯誤觀念。”約翰·馬特尼斯(Jon Matonis)在Twitter上回應道。馬特尼斯曾是VISA的首席外匯交易員,因為對自由市場貨幣和不涉及政治的數字貨幣感興趣,而加入了比特幣志愿者,并成為其布道者,現在是比特幣基金會的董事。

馬特尼斯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尼爾·歐文之所以問這個問題,因為他不理解比特幣。比特幣可以避開一切金融暴政,特別是在與資本管制和資產沒收斗爭的時候。

2013年3月28日,保羅·福特(Paul Ford)在彭博《商業周刊》發表《比特幣可能成為全球經濟最后的避險天堂》。他寫道:“作為全球經濟中的一張結算單,比特幣是可笑的。但是作為被剝奪者和受質疑者的貨幣,它再嚴肅不過。”

比特幣即時行情可參考Mt.Gox Market Data (曾子穎/圖)

波動意味著利潤

比特幣的未來,是和更多的商業、更多的支付應用融為一體。

不過,人們最關心的莫過于比特幣的投資價值如何衡量。繼2013年4月10日,比特幣到達266美元的高點之后,其價值瞬間墜落至105美元,又被拉高到160美元,目前在67美元附近振蕩(截至2013年4月17日)。

比特幣的暴漲暴跌引發了新一輪的口水戰。

菲利克斯·三莫(Felix Salmon)在其路透社的博客中認為,比特幣顯然不是一個有效的儲值方式——只要看看財富蒸發的速度有多快。它也不是一個有用的付款機制,看看它的價值波動的速度有多快。目前,一個比特幣的交易可能需要一個小時,這意味著交易結束時它可能與其初始價值有明顯差異。

馬修·奧·布萊恩(Matthew O'Brien)在《大西洋月刊》撰文,比特幣是一種央行無法使之貶值、政府無法對其征稅的貨幣,是事實上匿名的數字黃金。比特幣是一種讓人印象深刻、打算徹底變革世界的技術產品,可是其以十億美元計的估值,缺乏有說服力的基礎。比特幣不再是一種貨幣,而是終極互聯網股票。

盡管有對比特幣泡沫化的質疑,但是這并不能阻止投資界對比特幣的興趣。

光速風險投資公司(Lightspeed Venture)合伙人杰米里·劉(Jeremy Liew)在TechCrunch撰文討論為何風投會看上比特幣市場,因為比特幣在錢包(比特幣存儲)、交易(比特幣與真實貨幣兌換)、支付(比特幣可用于商業支付)三個環節都有利可圖。

光速公司已經投資了兩家比特幣創業公司,其中一家叫做OpenCoin。除了光速風險投資公司,OpenCoin還得到了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創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的投資。

另外兩家提供比特幣賬戶與傳統銀行賬戶整合服務的創業公司,Coinbase和CoinLab,已經開始與硅谷銀行合作,目標是將比特幣主流化。

因起訴Facebook而出名的文克萊沃斯(Winklevoss)兄弟,自2012年夏天開始在囤積比特幣,他們稱自己目前持有比特幣發行總量的1%。

兩年前,WeUseCoins.com網站創始人托馬斯曾在蘇黎世給畢馬威公司講過比特幣。盡管在比特幣社區里也見過一些金融業人士,當時他的總體印象是,金融業人士覺得它很有吸引力,但是它的體量太小了,還不足以讓他們加入并投資。

現在,流通中的比特幣價值在十億美元左右,比特幣正在吸引更多的金融、華爾街人士參與。

在托馬斯看來,當更多專業金融機構參與到比特幣交易,意味著人們將可能使用更多的比特幣衍生物和契約來避免匯率風險。比如,有人擔心比特幣價格下降,可以購買期權來避險。此外,如果能夠吸引一些專業莊家加入,他們將會平衡那些短視、沖動的新投資者們,將波動減弱。

馬特尼斯也認為,更多金融界人士加入比特幣,是未來比特幣發展(并作為一種世界貿易貨幣)的一個很好且必要的條件。隨著市場深度和流動性擴大,可以通過引入期貨市場,為套期保值者、投機者提供風險管理,來緩和比特幣的匯率波動。

眼下,紐約一家公司Coinsetter獲得了50萬美元的投資,計劃做一個比特幣的外匯交易市場,允許人們進行基于保證金的杠桿和賣空交易。這些交易方式在成熟市場上很普遍,但是在比特幣市場上幾乎沒有。

從目前來看,只是在比特幣頻繁出現在新聞中、大量新人涌入的時候,才會出現較大波動。最終,一切都會再次安靜下來,價格變得更為穩定。

馬特尼斯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比特幣的未來,是和更多的商業、更多的支付應用融為一體。它的開源、病毒式傳播特點,將使之成為現實。這一過程將需要3-5年。

一切剛剛開始

比特幣如能在一系列考驗中生存下來,將改變人類對儲值、金融和虛擬經濟獨立性的看法。

除了金融界,政治人士也對比特幣漸生好感。

2013年4月,美國第三大黨自由黨在其官方網站上開始接受比特幣作為政治獻金。

早在2012年秋天,一個新漢普郡的民主黨代表,成為第一個接受比特幣政治獻金的主要黨派政治家。隨后,一名來自北達科他州的自由黨候選人和一名來自佛蒙特州的獨立州議員候選人也接受比特幣作為政治獻金。美國之外,加拿大自由黨自2013年3月起也開始接受比特幣。

那些對比特幣持觀望態度的人們,考慮最多的是政府監管的風險。最早比特幣就因為被一個“絲綢之路”的秘密購物網站用于毒品交易,而被美國參議員查爾斯·舒莫和喬·曼欽要求司法部門介入調查。

《華盛頓郵報》博客作者尼爾·歐文(Neil Irwin)認為,比特幣是為一群技術烏托邦未來主義者簇擁著,一種不受國際反洗錢法、央行通脹束縛的貨幣。而這正是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

讓比特幣擁躉們歡欣鼓舞的消息來自美國金融犯罪執法局(the Financial Crimes Enforcement Network,簡稱FinCEN)。2013年3月18日,該局針對比特幣發表了一則關于管理、交易和使用虛擬貨幣的規范,這被認為是官方將承認比特幣合法化的信號。在歐洲,情況還不是那么明朗,但它們在這類事務上通常會追隨美國的做法。

馬特尼斯認為,美國金融犯罪執法局對虛擬貨幣的規范,是吸引風投關注比特幣的重要原因。

眼下,越來越多人開始加入比特幣大軍,根據全球最大開源軟件開發平臺SourceForge.net的統計,截至2013年4月15日,比特幣一共被下載超過270萬次。其中,4月的前15天就被下載了36萬次,創歷史最高水平。這還不包括多個針對移動互聯網的比特幣App應用。

馬特尼斯向南方周末記者強調,來自政府的規范,影響的是交易平臺,而不是比特幣支付網絡。此外,作為非營利組織的比特幣基金會,至今沒有受到任何來自政府的壓力。

事實上,政府壓力會影響到比特幣的發展速度,但并不能完全抹殺它。比特幣是開源項目,它的數據庫存在于用戶創建的分布式P2P網絡中,并不會像一般的互聯網公司那樣,如果遭到政府查封或者關閉就會丟失一切。

2013年以來,開源CMS管理系統WordPress、社交新聞網站Reddit、云存儲服務Mega、短租公司9flats陸續宣布接收比特幣付費。WordPress表示,貝寶(PayPal)不支持來自60個國家的付款,很多信用卡公司也有類似的限制,有些是政治原因,有些是因為擔心詐騙。“無論什么原因,我們認為所有國家的人都應該同樣享有使用我們博客平臺的權利,而付費方式不應該成為障礙。”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比特幣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抹平政治帶來的不平衡。

比特幣當然也存在瑕疵。2011年6月,黑客利用比特幣最大交易平臺Mt.Gox的安全漏洞,篡改了Mt.Gox的交易程序,造成比特幣兌美元價格從18美元跌至0.01美元。比特幣交易平臺已經明顯地提升了安全性,可仍有遭遇大量交易或者DDoS攻擊而癱瘓的時候。

DDoS全名是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分布式拒絕服務),黑客通過很多“僵尸主機”(被攻擊者入侵過或可間接利用的主機)向受害主機發送大量看似合法的網絡包,從而造成網絡阻塞或服務器資源耗盡而導致拒絕服務,阻止合法用戶對正常網絡資源的訪問。

Mt.Gox在最近一份關于關閉交易聲明中表示,2013年4月頭幾天,Mt.Gox就開通了6萬個新賬戶,平均每天開通2萬個,而整個3月才開通7.5萬個。同時,2013年4月11日交易規模增加了三倍。這樣的發展,給交易帶來了挑戰。

為了讓新手們也能更加簡單和安全地使用,比特幣仍然需要大量技術改進。托馬斯介紹,包括Mt.Gox創始人杰德·麥卡鉑(Jed McCaleb)在內的許多比特幣人(Bitcoiners),已經把注意力轉移到建設一個叫做漣漪(Ripple)的分布式交易和支付服務。他們希望Ripple投入使用之后,能夠解決比特幣使用困難的問題。

比如,通過Ripple你不需要下載或者安裝客戶端,也不需要等待一個小時來確認交易,你更不用擔心僅僅因為忘記密碼而失去你的比特幣。

弗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教授皮特·羅德里格茲(Peter Rodriguez)接受TechCrunch的作者塞米爾·肖(Semil Shah)采訪認為,比特幣真正的問題不在于是否會步履蹣跚、一落千丈或者把我們帶入一個狂熱之境,而是能否在一系列考驗中生存下來。如果它做到了,即使價值很低,它也將改變我們對儲值、金融和虛擬經濟獨立性的看法。

托馬斯向南方周末記者感慨,過去兩年真是一段瘋狂的旅程,而現在看來一切才剛剛開始。

網絡編輯:李夏同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