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政府關門打“狗” 中資企業聯袂反擊爭奪兩億歐元風光“路費”
從西班牙、捷克,到保加利亞,再到希臘,精明的中國新能源商人敏銳地捕捉著每一個商機。不過,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投資者說,學會跟各國不斷變化的能源政策相處,已經成為新能源投資者最基本的生存技能。而一個成功的新能源投資者,往往是各國新能源政策的成功利用者。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方芳 賴園林玢 王悅
面對海外投資國家可再生能源政策的突變,中國新能源投資者不約而同拿起了法律的武器。
從西班牙、捷克,到保加利亞,再到希臘,精明的中國新能源商人敏銳地捕捉著每一個商機。不過,要在各國政府新能源政策的“擒縱”之間,賺取豐厚利潤,不僅要拿起法律的武器,而且要善于利用各國的政策。
狀告政府違憲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決策者,海外投資時最怕的是什么?
最怕被“忽悠”。但如果“忽悠”你的是一國政府,該怎么辦?中國的新能源投資者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起訴他們。
2012年10月,三一重工計劃在美國俄勒岡州投資四個風力發電廠,因接近軍事基地被美方拒絕后,將美國政府告上了法庭(具體參見2012年10月14日南方周末《三一折戟,狀告奧巴馬》)。時隔半年之久,近日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則對媒體稱,其狀告美國政府的案子“快成功了”。
幾乎在三一起訴奧巴馬政府的同時,正泰太陽能、海潤光伏、天華陽光、東方日升等四家公司在保加利亞投資太陽能發電廠遇阻后,聯合將保加利亞能源監管機構國家能源和水資源監管委員會(SEWRC)告上了法庭——這些中國新能源公司認為,對方政府涉嫌違憲。
2013年3月13日,保加利亞當地法院做出判決,中國投資者獲勝。這意味著中方公司高達近2億歐元的損失可能得以挽回。按規定,保加利亞能源監管機構可在判決做出兩周之內提出上訴,據南方周末記者獲悉,該委員會已提起上訴,二審定于2013年6月。
事實上,早在2012年,中國、韓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等15個國家駐保大使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團成員國已就“入網費”政策聯名向保加利亞當局表達過異議。歐盟委員會亦在此期間啟動對保加利亞可再生能源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