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權力交給大眾 從“美國偶像”到“中國夢之聲”
《美國偶像》十多年來經過了多次調整,惟一不變的核心競爭力是:把權力交給大眾。不論誰,都不能代替美國民眾做選擇,最后誰能成為“美國偶像”。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周鑫 付必全
歌手瑪麗亞·凱利(左)、音樂制作人蘭迪·杰克遜(右)與選手在節目錄制現場合影?!睹绹枷瘛烦赓Y1700萬美元請來凱利擔任評委,但凱利并不能決定選手的去留。
《美國偶像》十多年來經過了多次調整,惟一不變的核心競爭力是:把權力交給大眾。不論誰,都不能代替美國民眾做選擇,最后誰能成為“美國偶像”。
2005年,李宇春在《超級女聲》中被票選冠軍,成為民意下崛起的“平民偶像”,登上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的封面。
幾年來,中國電視選秀節目經歷了一場“狂飆突進”,從山寨拷貝到引進海外版權,觀眾見識的節目各種各樣:唱歌、跳舞、跳水、競技、智力游戲……
而當年《超級女聲》模仿的原型《美國偶像》,卻一直沒有被正式引進。
2012年4月,東方衛視副總監徐曉艷在法國戛納舉辦的春季電視片交易會(MIPTV)上尋找購買哪一部“引進版”時,注意到了《美國偶像》。東方衛視的2013年度收視計劃是“沖到全國衛視第一陣營,也就是前三的位置”,通過調研,徐曉艷發現,“整個中國對于唱歌節目的熱情是經久不衰的。”
世界上有三大唱歌選秀模式,《美國偶像》、《the voice》和《X元素》?!睹绹枷瘛穭撧k于2002年,至今播出了12季。“有時候它也會走下坡路,但我們依然是全美晚間排名第一的電視節目。”《美國偶像》制片人奈吉爾·里斯格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交易會上,已經有幾家中國衛視搶先對《美國偶像》下手了,有一家衛視幾乎就要和《美國偶像》的海外分銷商英國Fremantle公司進入簽約階段。憑借與Fremantle在引進版真人秀《中國達人秀》的4季合作,徐曉艷加入了購買“美偶”版權的競爭。
《美國偶像》對于中國合作伙伴的挑選謹慎而漫長,“它是希望打一個響一個”。經過歷時三個月的評估,東方衛視才最終拿到正版《美國偶像》的版權,回歸“造星”和“民意”。
版權引進得非常利落,美方給了東方衛視厚厚的一本寶典,要求中方嚴格按照寶典制作,但同時允許根據國家的不同文化背景,進行本土化改造。
2013年5月,中國版《美國偶像》即將播出,名字并不叫“中國偶像”,而是被換上了一個頗為“時髦”的稱呼——《中國夢之聲》。
“14年之前的1999年,出了周杰倫。7年之前的2005年,有了李宇春,7年之后的現在,李宇春之后,稱得上是真正的大眾流行偶像的形象是沒有的。中國內地的文化市場上來說,急需要一個偶像性的人誕生。”《中國夢之聲》總導演王磊卿和他們團隊的目標,就是“創造明星”。
“自己做決定,就會買自己選擇的唱片”
“造星”的想法來自于英國人西蒙·富勒對音樂產業的失望,他是原版《美國偶像》的創始人。
“挖掘新星有那么多障礙。你需要電臺播放這些歌曲,需要電視廣播表演和播放視頻,需要媒體宣傳積極的故事和發布圖片。我想找到一個方法來繞過這復雜的過程。我想直接走進公眾,讓他們告訴我他們喜歡誰,愛什么樣的藝人。‘偶像’這個概念就這樣簡單地誕生了。讓觀眾投票支持那些他們喜歡的人。一旦有一個獲勝者,我將會有一個新的明星,賣出數以百萬計的歌曲,售罄無數的舞臺入場券。”富勒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