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告別經濟“血統論”
4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民企負責人和經濟學者座談,回應民企融資難時提出:“要國有、民營、外資都在一個平臺上公平的競爭?!睆墓駲嗬c國家長久發展來講,無論講效率、講公平、講活力,還是講對就業的貢獻,告別所有制歧視,告別經濟“血統論”,把對民企的正確觀念落到實處,都是理所當然。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2013年4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民企負責人和經濟學者座談,回應民企融資難時提出:“要國有、民營、外資都在一個平臺上公平的競爭。”在外匯管理上,當企業到了一定規模,“就不應該考慮所有制的問題了”,應從規模角度,公平制定規則。
總理這些話,緣起于民企“走出去”時與國企跨境融資的不平等待遇,但民企所遭遇到的權利不平等,遠不止此。譬如在準入上,盡管允許民企原油進口,卻依然嚴重受制于“兩桶油”的排產計劃;在中小民企急需且國有銀行也難以提供服務的領域,民間資本也難主導村鎮銀行的成立運營。一旦“宏觀調控”,受抑下馬的,首當其沖是民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