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圍城收費,打著改革名號反改革
發生在鳳凰的沖突,背后的實質是一場官民爭利的沖突。官方打著國家所有的旗號,聲稱收益用于長遠的資源保護和開發,但落到實處,最后的門票收益往往被各個部門雁過拔毛,最終用于景區公共服務的寥寥無幾。政府部門成為營利主體,所帶來的負面后果顯而易見。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鳳凰古城,這個沈從文筆下的美麗寧靜的世外桃源,正遭遇“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數百年來,很多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無論朝代更迭,皇帝易姓,這個古鎮都歸本地人擁有,他們在自己的石板路邊,在自己的吊腳樓里,經營著自己的營生,過著自己的生活。而從2013年4月10日開始,鳳凰要改革現有旅游服務管理體系,將這里圈起來。游客想進入鳳凰古城,要花148元購買門票。此消息一公布,輿論一片嘩然。
鳳凰近年來已發展成了國內旅游的熱點,究竟該如何管理經營,當然可以商議。把古城圍起來收門票,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必須基于鳳凰古城居民的自主聯合,由他們自己來決定治理和經營的方式。這不是復雜的大道理,僅是千百年來人類關于權利的基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