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歷史學家這樣“經世”
把“經世致用”變成“為政治服務”,“習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那就是孟子告誡過的“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孟子還說過“居天下之廣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梢?,史家的“經世”也有“妾婦之道”與“大丈夫之道”的區別。我愿世上的歷史學者都能行“大丈夫之道”。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羅雪鋒
經世致用不等于為政治服務,真正的學者自行“大丈夫之道”
2012年10月9日,《南方周末》刊發了楊國強教授的《歷史學何以經世》,很是喜歡。因喜歡而想接著講,便學著命題作文,試著寫了一些東西,算是為楊先生的文章做點注釋或補充。
“經世”也就是“經國濟世”、“經世致用”。今日講治學的“經世”,自不能像傳統時代那樣狹隘;即使是歷史學,也應該拓展到各個方面,諸如尋求歷史規律、揭示史事真相、總結歷史教訓,乃至從事歷史教育,都是史學經世的應有之義。傳統時代的“經世致用”,多以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為重頭戲,其登峰造極的史學作品,便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然而,史學的“經世”一旦變成了“為政治服務”,史家就淪為政治的婢女,尤其是“四人幫”時代,史學研究幾乎陷入了“助紂為虐&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