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墨鏡引出三段事
責任編輯:蔡軍劍
回應2013年4月18日《南方周末》讀者來信《身邊再多些“童話”》:
去年10月我在美國帕羅奧圖市女兒的家。一天晚上,我將分類垃圾丟到指定的垃圾箱去,路過信箱時,看見信箱上面放著一副很酷、質地很不錯的墨鏡?;氐郊?,跟女兒說起這副墨鏡。她說,那是拾到墨鏡的人放在上面的,丟失墨鏡的人看到了就會取走。接著,女兒講了三個她經歷的事。
一、抱著僥幸心,墨鏡果然歸:一天下午,女兒驅車,陽光強烈,卻怎么也找不到墨鏡。想來想去,是上午在兒童繪畫學校丟失的嗎?她抱著試一試的僥幸心理,返回學校,到前臺一問,果然拾到墨鏡的人將墨鏡放到前臺了。
二、約定地點交還手機:那天,我太太將手機遺忘在IKEA洗手間里,自己卻不知道。我女兒給她媽媽打電話,接電話的居然是老美。她說,我正在尋找丟失手機的人呢。于是,女兒和這個老美約定地方,順利取回了我太太的IPHONE4。
三、快遞件在門口放了兩星期:美國的快遞公司送快件一般只放在家門口而不敲家門。一次,對面住的香港同胞回香港去了,結果,他的快件包裹天天呆在家門口(進入院子的人只要一抬頭就可以看見那個放在樓梯口的包裹),直到兩周后,他歸來,才得以進了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