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的雅安24小時
李克強總理在災區待了24個小時,臨陣指揮這場7級地震應急救援。有海外媒體稱,24小時的李克強版“即刻救援”有效率。國家行政學院鐘開斌教授表示,李克強到一線,是去協調軍隊、部委乃至相鄰省市等各方面資源,“當各方面協調到位后,前方抗震指揮就交給屬地負責”。雅安地震的應急救援,可視作在汶川地震之后,對國家構建的新防災救災體系的一次全面檢驗。
責任編輯:曹筠武 楊繼斌 蘇永通 葉偉民 姚憶江 何海寧
編者按:
在飛往震區的飛機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寧肯動作稍大,救助的力量要大于災害的力量。”視察災情后,李克強要求“科學評估、科學指揮”,在災區的每次會議上,他都強調要科學施救。
正如總理所言,科學才是第一救災力。經雅安地震檢驗,汶川后大幅重建的國家救災體系顯示出及時的響應和強力的動員。雅安救災同時對救援行動在信息研判、組織調度上提出更高要求。
2013年4月20日下午,李克強抵達四川蘆山地震重災區龍門鄉臨時指揮部,在余震中開現場會。
雅安地震的應急救援,可視作在汶川地震之后,對國家構建的新防災救災體系的一次全面檢驗。
尾隨李克強的記者們沒有料到:他們會把總理跟丟了。
2013年4月21日早上7時40許,李克強的車隊離開蘆山,他沒有去“孤島”寶興縣,而是直奔成都華西醫院,旋即離川,于13時15分左右抵京。
總理在災區待了24個小時,臨陣指揮這場7級地震應急救援。
20日地震發生當晚,李克強在帳篷里主持會議:“下一步工作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全面負責。”
與李克強一起趕赴災區的副總理汪洋,隨后也很快返京。4月22日,他們通過北京的國家應急辦指揮大廳傳達指令。
有海外媒體稱,24小時的李克強版“即刻救援”有效率。
“立即自動”
李克強的專機在20日13時15分起飛,距地震發生約5個小時。
此時,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和省長魏宏已置身蘆山縣龍門鄉,他們在臨近中午的12點50分趕到距離成都約150公里的震中。
7級強震在早晨8時02分突襲,正好是人們不上班的星期六。四川省政府立即啟動Ⅰ級響應。根據《國家地震應急預案》,當人口較密集地區發生7.0級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區發生6.0級以上地震,初判為特別重大地震災害,啟動Ⅰ級響應。
北京的中央層面也很快拉響警報。分管救災的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立即開會,啟動國務院抗震救災Ⅰ級響應。國家減災委及民政部、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也迅速響應,不到一個小時內,地震局、衛計委等在京救災核心部門全部到位。
2008年“5·12”震后一個多小時,中央作出響應,國家減災委最初啟動二級響應,當天夜里又提高到一級。
“這次政府的反應比汶川時要好得多。”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李雪峰說。4月20日,他就到了成都,任務是觀察政府的應急反應。
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