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救援:這次要低調、協同、高效

汶川經驗,正促使蘆山救援的大改進。在蘆山救災中,“空中遠程快速投送、三軍協同和全天候作戰”理念也漸漸明晰。全軍動用了強大的空中投送力量,還投入了眾多國產裝備,軍隊徒手救人的現象幾乎不復存在。搜救機器人、無人機等眾多國產高技術裝備也加入了蘆山救援。

責任編輯:曹筠武 楊繼斌 蘇永通 葉偉民 姚憶江 何海寧

編者按:在飛往震區的飛機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寧肯動作稍大,救助的力量要大于災害的力量。”視察災情后,李克強要求“科學評估、科學指揮”,在災區的每次會議上,他都強調要科學施救。

正如總理所言,科學才是第一救災力。經雅安地震檢驗,汶川后大幅重建的國家救災體系顯示出及時的響應和強力的動員。雅安救災同時對救援行動在信息研判、組織調度上提出更高要求。

蘆山縣太平鎮上的臨時停機坪,一位傷者正被送上直升機。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從汶川到蘆山的短短五年間,從天到地,多軍種指揮協同的立體救災網已初步成形。

4月20日8時30分左右,葉烈箭駕駛“米-17”直升機緊急升空。9點,飛行員拍下了第一張受災情況照片,而一張攝于9點15分的現場圖片,成為第一份“災情報告”,出現在眾多電視臺的畫面里。

9時55分,一架海軍遙感飛機也從綿陽機場緊急起飛,趕赴蘆山上空。飛機遙感探測速度快、周期短、精度高,便于判斷地震、泥石流等大范圍地質災害。

一場情報偵察、多軍種協同和快速反應能力的測驗在雅安開考。

“天眼”尋找生命的微光

他們的任務是第一時間判斷災情,匯報給“家里”。

空中偵察最為有效。葉烈箭駕駛的“米-17”直升機升空不久,空軍又出動多架次的偵察機,進一步掌握滑坡、道路和橋梁的損毀情況。

“多數三層以上的老舊房屋都倒塌了,不少公路和橋梁也因山體滑坡而中斷。”成都軍區陸航旅政委文銀川從駕駛窗往下觀察災情。

“很多媒體報道說,空軍是當天10點多才派出飛機,這其實已經是我們第二波的偵察了。”成都空軍宣傳干事包梓成說,他們無意糾結孰先孰后的細節。

4月20日10時,兩架陸航直升機抵達蘆山縣上空,這次機上的乘客包括四川省省長魏宏和成都軍區參謀長周小周。另一架直升機由成都軍區陸航旅旅長栗國駕駛,他們的任務是第一時間判斷災情,匯報給“家里”。

蘆山地震當天,《解放軍報》報道說,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派出5架無人機,取得了分辨率為0.16米的影像資料,“可以清楚區分出枝杈上斜掛著的高音喇叭”。十多小時后,成都軍區某特種作戰旅偵察分隊也派出多架次無人機,對災區進行實時畫面傳輸。

而在更高的太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更是啟動了實踐九號A星、資源三號、資源一號02C星、環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