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秉元:歷史的腳步——臺灣經驗??绰?

表面上看,臺灣的問題是統獨爭議、去中國化、政治空轉、朝野惡斗,追根究底,其實是文化傳承里,還沒有孕育出政黨政治的思維,也沒有發展出超然獨立的司法,以維系公平的游戲規則!
■熊出沒注意

10年里,臺灣經濟停滯不前,究其原因,在于公共政策失靈,無法釋放經濟活動的潛能和民眾追求幸福的積極性,更深層的制約,則來自單一權威的傳統文化

    十年,由歷史的角度來看,只是吉光片羽;然而,對于處在廿一世紀初的社會而言,已經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臺灣,是華人社會中的寶島,十年來變化如何呢?
    借著具體的數字,可以稍稍反映:1996年,臺灣的人均GDP是11522美元,愛爾蘭是16800美元。十年之后,2006年,臺灣是15631美元,而愛爾蘭是49984美元。兩相對照,彼此消長,相去真是不可以道里計。
    短短十年之間,竟然有這么大的差距。寶島臺灣,似乎在時空的脈流中原地踏步。為什么呢?最簡單的答案,當然是民進黨(或陳水扁)所造成——民進黨執政后,口頭上是拼經濟,其實是拼政治。七年執政,加上之前李登輝操弄意識形態,挑撥族群問題,結果政治空轉,經濟停滯。
    如果答案真的這么簡單,那么對癥下藥:換一個政黨執政,換一批人上臺,就足以振衰起敝,臺灣經濟,將再回到美好的舊時光里。然而,真是如此嗎?“圣人出、黃河清”的期望,有點像是“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思維,說起來順口,想起來理直氣壯,其實卻經不起事實的檢驗。
    臺灣的問題,有表象,也有深層。兩個表面上的問題,占據了媒體的版面,也耗費了民眾的心思。首先,是統獨問題。國民政府轉進臺灣之后,一直以統一為職志,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至少表面上)大一統的思維是社會的主流。然而,幾十年的發展之后,這種思維即使沒有完全消失,至少已經不再是社會的主流。繼之而起的,是“獨立”和“維持現狀”這兩種政治立場。這兩種立場,成為政治上主要的訴求,持續成為議題,也持續耗費心力。
    其次,是文化認同問題。在文化傳承和延續上,臺灣是華人文化的一部分,毫無疑問。然而,獨立和去中國化這兩種訴求,剛好可以彼此援引,因此,政治上利益的考量,影響到文化的自然發展?!叭ブ袊彼鸬淖h題,看起來虎虎生風,口號喊得震天傳響,然而,也只是問題的表象而已,并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借著一層層的抽絲剝繭,也許可以慢慢找出問題的核心……
    現階段臺灣的主要問題,可以說是公共政策失靈。雖然選舉定期舉行,“國會”如常聚會議事,可是,公共政策不能反映中產階級的心聲,也不能推動社會進展。公共政策,沒有提供好的環境,讓經濟活動更上層樓,讓民眾可以追求自己的福祉。
    造成這種上不上、下不下的狀態,大概有兩種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整個社會的運作還沒有形成穩定的多元價值——政治、經濟、社會等主要部門,有各自的空間,即使其中之一不上軌道,其余的部門還是可以生氣蓬勃,各領風騷??上?,現階段臺灣還是政治部門主導,其他部門附屬遵循。
    另一方面,在政治部門本身,沒有上軌道的制衡。如果在行政、立法、司法三大部門之間,已經有彼此支持、但也彼此制衡的力道,那么,行政部門不致攬權獨大??上?,國民黨執政時,固然是行政權凌駕其余,現在民進黨執政,依然如此。民進黨對選舉和權力的興趣 (和能力),遠大過于對公共政策的興趣 (和能力)。兩種原因交互運作之下,公共政策混沌不明。經濟活動的潛能,民眾追求幸福的積極性,都沒有發揮展現的空間。臺灣和愛爾蘭的差距,是鮮明深刻的對比。
    然而,進一步探究,為什么臺灣社會既不是多元價值,又沒有形成三權制衡呢?一部分原因,是二次大戰之后,臺灣的經濟百廢待舉,隨后不久,國民政府在內戰中失利,撤退到臺灣。因此,由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或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算起,到2007年,也不過才半個世紀左右。要在短短幾十年之內,發展出穩重扎實的多元價值、彼此制衡的三權分立,當然是天方夜譚。
    不過,這個表面的原因,固然明確可稽,深層的原因,必須探究更根本的文化和歷史因素。在傳統的華人文化里,一向是單一權威,也就是定于皇帝(天子)。這個至高無上的權威,是一切取舍的依據。單一權威的特質,也反映在文化的各個角落。傳統的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都有尊卑從屬的結構,即使是朋友,也會分出長幼的位階。因此,傳統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倫常關系的延伸和拓展。而政治上的結構,又剛好以君臣明確界定。因此,公共政策的決定、民眾共同事務的處理,本質上就等于是家庭里的私事,透過從屬和尊卑關系來處理,由單一權威來定奪。
    臺灣地區近年來原地踏步的窘況,其實正反映了傳統文化的特質——上軌道的兩黨政治,是彼此在“平等”的基礎上,和平共存,處理共同的事項。這和傳統文化“單一權威”的特質,剛好直接抵觸。在臺灣,兩黨政治已經初具形式,可是,在實質內涵上,卻顯然還正在摸索醞釀。
    更進一步,兩黨政治能正常運作,除了一般民眾的支持之外,最重要的,是有超然獨立的司法,能不偏不倚地維持和捍衛公平的游戲規則。超然獨立的司法,當然又是單一權威的傳統文化所欠缺的。因此,表面上看,臺灣的問題是統獨爭議、去中國化、政治空轉、朝野惡斗,追根究底,其實是文化傳承里,還沒有孕育出政黨政治的思維,也沒有發展出超然獨立的司法,以維系公平的游戲規則!
    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摸索出可堪操作的政黨政治以及獨立的司法呢?除了祈求上蒼保佑、大家拭目以待之外,可能沒有更持平負責的說辭吧!
 ?。?FONT face=楷體_GB2312>作者為臺灣大學教授、逢甲大學講座教授,電子郵箱hsiungbingyuan@gmail.com)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