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20130425)】湄潭經驗

1987年貴州湄潭縣首創的“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是繼包產到戶之后,在農戶利用集體土地方面又劃下的一道權利邊界。調地不鼓勵養地;田坎增加,可耕面積繼續減少;誰家人口少了就吃虧;調地的執行難度大。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陳建宇

《經濟觀察報》 2013年4月22日 周其仁

(原文摘編)1987年貴州湄潭縣首創的“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是繼包產到戶之后,在農戶利用集體土地方面又劃下的一道權利邊界。

包產到戶,改的就是原人民公社集體經濟的權利安排。公社體制根本不承認農戶獨立耕作經營權,土地不但只能歸集體所有,也只能由集體共同耕作經營,也就是&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