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示讀者以大信(6)

在新時期的反腐敗斗爭中,劉麗英是位聲名赫赫的人物,許多腐敗大案的查辦和高官的落馬,是與她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如無錫鄧斌案、沈陽“慕、馬”案、河北李真案等。

讀劉麗英回憶錄

在新時期的反腐敗斗爭中,劉麗英是位聲名赫赫的人物,許多腐敗大案的查辦和高官的落馬,是與她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如無錫鄧斌案、沈陽“慕、馬”案、河北李真案等。劉麗英辦案,敢于碰硬,剛正不阿,不徇私情,民間稱她為“女包公”,紀檢“鐵娘子”,甚至把別人主辦的案件(如廈門“遠華”走私案),也歸在她的名下。這無疑寄托了老百姓對反腐敗的殷切期望。對她的出身背景,也有很多傳說,其中一個版本是把她說成劉伯承元帥的女兒。

最近,劉麗英出版了回憶錄《往事回首》,披露了她的家庭背景和成長過程,以及到中紀委之前在沈陽公安局工作的經歷。劉麗英寫書,一如她的辦案: 嚴謹細致、實事求是、親力親為。她查閱了大量史志材料,并多次召開座談會,與當年的老領導、老同事一起回憶往事,反復核對。成稿后,又多方征求意見,反復修改。筆者有幸,被列為征求意見者之一,領略了劉麗英做事情的嚴謹認真和對歷史細節的驚人記憶力。

新中國第一代公安干部

劉麗英生長在哈爾濱市一個普通的城市貧民家庭,小時家庭生活非常拮據。1948年7月,初中剛畢業的劉麗英被選調到公安總局干部學校學習,隨后參加了沈陽市公安局的接管,成了新中國第一代公安干部。

劉麗英在沈陽市公安局長期負責干部人事工作。她為人正直,作風正派,工作敬業,對局內干部的情況非常熟悉,有“活字典”之稱。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劉麗英的一生,或許就是一位優秀公安人事干部的一生。在那場史無前例的浩劫中,疾惡如仇的劉麗英挺身而出,與“運動棍子”的胡作非為做了堅決的斗爭,遭到殘酷的打擊迫害,在運動中失去了丈夫、父親、母親三位親人。但這些殘酷斗爭和無情打擊,并沒有把她擊倒,反而淬煉了她的正直、正派和疾惡如仇的性格。所以,劉麗英在“文革”后走到紀檢崗位上,能夠義無反顧地與腐敗分子進行殊死的斗爭,成就了她一生最輝煌的時期。

詳細介紹公安系統內部“文革”運動情況

新中國的公安建設,是從東北各大城市的接管起步的。沈陽是中共繼哈爾濱之后接管的東北最大城市。沈陽的公安建設,可以作為新中國公安建設的一個縮影。

“文化大革命”把本不完善的法制建設“徹底砸爛”了。沈陽在“文革”中的法制破壞情況在全國是具有代表性的。聞名全國的“張志新案”就發生在這里。事實上,在遼寧被割喉處死的有30多人,張志新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锻禄厥住返闹黧w部分,是回顧沈陽市公安局的“文革”。以筆者所見,這是國內第一部比較詳細地介紹公安系統內部“文革”運動的書籍。

作者說:“在這場浩劫中,遼寧省是全國的‘重災區’,沈陽市公安局是遼寧省的‘重災區’,我家是沈陽市公安局的‘重災戶’。”這是作者的親身感受。各地的群眾組織一般是兩派,遼寧則是三派——“八三一”、“遼革站”、“大聯委”。“文革”十年中,遼寧省有兩萬五千多人被迫害致死。平心而論,無論是造反動亂的持續時間、派性武斗的激烈程度,還是運動中致死的人數,遼寧省在29個省、市、自治區中并不算是最突出的。但遼寧省受“文革”極“左”路線影響深,階級斗爭抓得緊,還有自己的發明創造,是整人狠、跟風緊、出“經驗”的地區。在這個意義上,說遼寧是“重災區”,也是可以的。

作者為了寫回憶錄,搞清楚沈陽公安局“文革”的情況,曾專門派人到沈陽公安局查找當年的檔案材料。但軍管人員在從公安局撤離時,已將軍管時期的有關檔案銷毀了。作者與當年的老同志一起回憶,相互印證,反復核對,才復原了這段歷史。就這一點來說,這本書的出版,填補了沈陽公安史志的一段空白。

那時的劉麗英并沒有張志新烈士那樣的思想覺悟,沒有在政治上抵制“文革”錯誤的理論反思。她對“文革”運動的抵制是非常樸素的,只是出自人性的正直和良善。她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認定沈陽市公安局建國17年來的工作是正確的,相信沈陽市廣大公安干警是好的。對那些政治痞子顛倒是非、混淆黑白、打倒一切、迫害干部的行徑,劉麗英認為這不是正派人所為,堅決抵制和反對他們。


作者:《南方周末》編輯部 出版:上海書店出版社

被扣上“?;逝?rdquo;的帽子

據“兩案”審理時的不完全統計,“文革”中各地(除西藏外)受打擊迫害的公安干警達34481人,其中被拘捕判刑的1329人,被戴上“反、壞分子”帽子的3652人,被打死逼死的1257人,被打傷致殘的3624人。公安機關成為“文革”重災區,對敵的“刀把子”變成了對己的刀刃子,專政工具反被自己專政,這既是“文革”運動“打倒一切”的亂象表現,也是這場運動最吊詭的地方之一。

《往事回首》以樸實無華的語言風格,講述了作者親身經歷的沈陽公安局的“文革”運動,讓人們知曉了公安系統內部“文革”的一些觸目驚心的運動細節。對于作者家毀人亡、充滿血淚的這段經歷,讀者是無法等閑視之的。

沈陽市公安局市局的“文革”,幾乎是與文教藝術界同步開展的。“五一六通知”下達后,市局一些人就開始造反。他們張貼大字報,把一些干部的家庭出身、社會關系等問題公之于眾,無限上綱,肆意攻擊,制造單位內部的“反黨集團”。拋干部人事檔案,是機關“文革”的一個重要特點。劉麗英堅持干部工作的原則,抵制這種惡劣做法,因而被扣上“?;逝?rdquo;的帽子,多次遭到批斗。她第一次被戴高帽子批斗是1966年6月18日,恰好與北京大學的亂揪亂斗“牛鬼蛇神”的“六一八”事件同日,從此開始了她的“文革”煉獄。

紅衛兵運動興起后,市局的一伙造反派成立了“文化革命委員會”。在“鬧而優則仕”的運動邏輯下,這些煽動亂批亂斗的運動“鬧將”,都成了緊跟毛主席革命路線的“造反派”;而反對亂批亂斗,堅持實事求是的同志,都被劃到了與造反派對立的“保守派”行列。劉麗英逆流而上,不顧個人安危,不當逍遙派,聯絡一些思想觀點相同的同志,與這批運動棍子進行堅決斗爭,公開揭露他們假革命真投機的嘴臉,所以被他們恨之入骨。

堅持不說假話,不誣陷他人

劉麗英是組織觀念很強的人。她曾多次到北京向公安部反映單位的情況,希望得到上級部門的干預。但是公安部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讓她失望而歸。

在這種沒有任何組織可以依靠的情況下,很多事情只有完全憑靠自己做人的底線。如她在回憶錄中所述,她與丈夫李文彬在運動中“沒有隨波逐流,沒有昧著良心,亂拋干部檔案,沒有揭發誣陷任何人,沒有說過一句假話”,堅持了實事求是的原則。在運動中,要堅持實事求是,不說假話,實際上是非常難的。許多戰爭年代出生入死的老革命,在“文革”中也都經不起斗爭的考驗,亂咬亂攀,胡亂認罪,株連了許多人。諸如此類,運動中屢見不鮮。雖然事后人們會以“迫于壓力”予以解脫,但說到底,畢竟還是一筆良心債。

劉麗英夫婦在“清隊”中堅持“不說假話、不誣陷他人”,是付出了沉重代價的。丈夫為此付出了生命,她本人也遭受各種迫害,甚至一度萌生了以死明志的念頭。但她剛強地活下來了,在巨大的政治壓力下保持了人格尊嚴和氣節。這種寧折不彎、不向惡勢力低頭的正直人生,并不是一般人都能夠做到的。

抓得對,放得也對

在1967年的奪權運動中,“中央文革”認為各地公安機關支持了保守派,提出了“砸爛公、檢、法”的口號。對公安機關的奪權是通過軍事管制的形式完成的。軍人專了警察的政,“槍桿子”管制了“刀把子”?!锻禄厥住分信读嗽?ldquo;軍管會”統治下“砸爛公、檢、法”的一些情況,對了解這段歷史很有意義。

沈陽市公安局的“軍管”時期從1967年2月到1975年7月結束,長達8年多。軍隊干部不熟悉地方工作,不懂公安業務,但頭腦中階級斗爭的敵情觀念極強,把公安局看成是“叛、特、反”的黑窩,全盤推翻,換土改造。公安機關的“文革”運動,往往把對付罪犯的一套用到自己人身上,亂抓亂捕,斗爭的兇狠程度更甚于其他單位。劉麗英被戴手銬批斗,關押進監獄。劉麗英被放出來時,質問為什么關押她,得到的回答居然是: 抓你有罪,放你有政策。抓得對,放得也對。

對死者還要判刑的奇談

公安機關的“文革”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制造了許多通敵“假案”。1968年6月,“軍管會”將全市4500多名干警集中封閉起來,開辦“清理階級隊伍”學習班,制造出了兩個大假案,一是牽涉76人的“特務網案”,一是“爆炸市公安局大樓,暗殺軍管會首長案”。“軍管會”主任公然提出,辦案要“立足于有,著眼于是”,鼓勵辦案人員大搞“逼供信”。先后有813名干警被揪斗,434人被關進專政班,13人被逼自殺或折磨致死,53人傷殘。市局主要領導干部都被扣上“叛徒”、“特務”、“反革命”的罪名,被長期“軍事監護”審查。

《往事回首》提供了兩個老同志的回憶,真實地反映了在當時“逼供信”中遭受嚴刑拷打的情況。有一個老公安,已被折磨死了,但他們還不放過,又以“擾亂社會治安”的罪名,判處死者有期徒刑5年,監外執行。這真是慘無人道的千古奇談。

在公安機關“軍管”時期,干警受到各種處分和處理的有384人。有2389名干警被趕出公安隊伍,到工廠當工人。430多名副科和19級以上干部連同全家趕到農村插隊落戶。“軍管會”領導人還決定把為公安局工作的五千多人的名單全部公布,使公安機關經營多年的秘密偵查力量毀于一旦。

“砸爛公、檢、法”的結果,徹底毀壞了本來就很不健全的法制,這是“文革”造成大規模冤假錯案的重要原因?!锻禄厥住放?,從1967年至1975年,沈陽市在“文革”中共造成冤假錯案3100多件,其中錯捕2500多件,錯判600多件,錯殺16人。

家破人亡的血淚經歷

劉麗英在“文革”中被搞得家破人亡,受到留黨察看、撤銷科長職務、降兩級工資的處分,被趕出公安隊伍,以走“五七道路”的名義下放農村勞動。當年曾廣泛流傳著三年取消“五七”干部工資的說法,就是要把他們徹底變成農民。劉麗英生長在城市,一家孤兒寡母被趕到農村,監管勞動,生活自理,房屋自建,其生活的艱難辛苦可想而知。書中如實地記載了她的這段生活,可作為如何懲罰干部的一個見證。

劉麗英在“文革”中的重重磨難,說到底也是“咎由自取”。在充滿假話的時代不說假話,在誣陷成風的時代不搞誣陷,在獸性張揚的時代,卻堅持實事求是的正直誠實,這是不識時務,是逆“文革”潮流而動。但恰恰是這種不識時務,讓我們看到了在滔滔動亂中的人性光輝,看到了在任何困境下也不能放棄的道德底線。

作為“文革”中受迫害的公安干警中的一員,劉麗英把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重新回憶起來,公之于眾,這不是為了卻個人的恩怨,而是為了全體在“文革”中被侮辱被傷害的人,提醒我們還有這一段不能忘卻的記憶。

(原載于《南方周末》2010年5月27日)

《南方周末》編,詳情請點擊:http://shop.infzm.com/goods.php?id=77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